李连达
新药解燃眉之急 精选
2013-4-8 08:49
阅读:10038
标签:流感, H7N9, 帕拉米韦

新药解燃眉之急

李连达  李贻奎

 48日,我国H7N9流感发病21人,死亡6人,疗效不太理想,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历次传染病(特别是新病原体的传染病),流行初期由于人群特异性抗体水平低、抵抗力低,因而发病凶猛,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在流行中后期,有些人体内抗体水平提高,人群抵抗力提高,病情趋于缓和,病死率将会逐步下降。我国H7N9流感的疫情也可能按此规律发展,今后的病死率会逐步下降。第二,达菲(奥司他韦)等药对H1N1H3N2H5N1等多种流感病毒有效,但对H7N9流感病人不一定是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强效药。从6例死者推测,达菲(奥司他韦)对H7N9流感病人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治疗作用强度不够,当然也可能是用药过晚,或病毒有耐药性,或病人有合并症等其他原因,以致抢救失败。

当前迫切需要研制对H7N9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强效药(当然也包括广谱抗病毒药,且对H7N9有特效的新药),我国专家研制成功的帕拉米韦注射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快审快批,迅速使新药发挥作用,解燃眉之急,是件大好事,可喜可贺。

 但是新药研制成功并非万事大吉,有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进一步积累用药经验,掌握临床治疗规律。新药已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及各期临床试验,治疗大量流感病人,证实安全有效。但临床治疗的病人不包括H7N9流感病人。我国至今只有21例,不可能完成大组病例临床的研究,缺少新药治疗H7N9流感病人的直接临床证据。还需进一步积累用药经验,掌握临床治疗规律。例如用药的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持续时间。又如最佳治疗量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辅助用药、综合治疗方案的优选,用药注意事项,配伍禁忌,有无不适应症、禁忌症?对于危重患者可否用大剂量冲击治疗,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等,都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二、帕拉米韦是治疗药,不是预防药,不能代替疫苗,不宜在大组健康人群、广泛应用。密切接触者如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等极有可能被感染者,有无必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用药?尚待研究。

三、新药研制成功,主要是解决病人的治疗问题,当然对控制疫情的发展也会有良好的影响。但是他不能代替“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三大环节的综合防控措施。各主管部门、各省、市宣布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麻痹大意。


相关专题:H7N9禽流感来袭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连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5370-6780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