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
与饶毅教授再商榷 精选
2013-2-12 07:27
阅读:16068
标签:教授, 商榷

与饶毅教授再商榷

李连达,李贻奎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APL)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有关张亭栋教授个人贡献的评价,尚有疑问,需要商榷。

        一、张教授的两大贡献:1)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癌灵一号”注射液的有效成分;2)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早幼粒白血病(APL)的有效药。但未说明他是如何确定的。

       张教授1979年临床报告55例白血病,单用“癌灵一号”者23例,用“癌灵一号”加其他中药及西药(化疗药)的32例,根据这些病例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癌灵一号”的有效成分,并对APL有效。“癌灵一号”是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又有半数以上病例加用其他中药及西药(化疗药),从多种药物治疗的效果中确定某一成分是有效成分,十分困难。必须做两方面研究工作:1)拆方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设5个组;①癌灵一号组,②三氧化二砷组,③轻粉组,④其他中药组,⑤西药(化药组),研究结果须证实①、②两组疗效相当,其他三组无效或疗效甚微,而且其他中西药对三氧化二砷无协同增效作用,才能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2)临床分组对照观察,也应设5组,如果作不到,至少应设两组:①癌灵一号组,②三氧化二砷组,结果必须两组治疗白血病(APL)的疗效相同,甚至②组优于①组,才能确定三氧化二砷是有效成分,并对APL有效。但是从1973年至今已40年,尚未看到拆方比较药理学试验报告,亦未见到临床分组对照研究报告。没有可靠的研究报告和准确的数据,如何确定三氧化二砷是治疗APL的有效成分?是主观的经验判断?还是客观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张教授首先确定?还是前人早已确认?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既然张教授在1976年已经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白血病(APL)的有效药,为何仍用“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长达20多年?而不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根据饶毅教授三次提供的详尽的有关文献资料,张教授在1973747981848891929698年发表的10篇文章,都是用“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没有一篇是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报告,为什么?直至1996年张鹏、王树叶和胡文虎等12人署名的文章,首次报告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APL),但在文章署名中没有张亭栋及其研究组成员的名字。张亭栋、张鹏、关继仁等,均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工作,分属中医科及内科:

    中医科:张亭栋教授等,1973-1998年发表10篇临床报告,都是用复方“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没有一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报告。

    内科:关继仁等,1958年报告用Fowler氏液治疗白血病。

               张鹏等,1996年报告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APL)。

        该院中医科与内科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不清楚,从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两科的研究工作各有侧重:中医科主要是对中药复方“癌灵一号”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而内科则对单味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进行了重点研究。

       张教授及中医科的专家们并未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也未对它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张教授的两大贡献是根据复方“癌灵一号”全方治疗作用的主观分析和经验判断,而不是根据对三氧化二砷的试验研究或临床研究获得的科学研究结果和可靠数据。

       究竟是谁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白血病(APL)的有效药物?是张教授还是另有其人?是“首先确认”还是前人早已确认?张教授对复方“癌灵一号”的临床研究与贡献应该充分肯定,但是对于三氧化二砷并未进行直接研究,其两大贡献尚有疑问待解。

    三、饶教授三次提供的有关文献,相当详尽,但未见到以下重要文献:

    1、至今未见到张亭栋教授“癌灵一号”的拆方比较,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有效成分的实验报告。

    2、至今未见到张亭栋教授“癌灵一号”的分组对照,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有效成分的临床报告。

    3、至今未见到张亭栋教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报告。

    4、至今未见到张亭栋教授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APL)的临床报告。

        根据目前已知情况,可以肯定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APL)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但是各位专家贡献的重要性、内容范围、性质等,不尽相同。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看法,争论的重点是张亭栋教授的个人贡献,是首先作出的两大贡献?还是另有其人?早有前人作出这两大贡献?仍有疑问,需要提供可靠的证据,才能作出正确结论。

        依据饶毅教授三次提供的文献及已知情况,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

张亭栋教授没有对三氧化二砷进行过研究(包括药剂、药理毒理学及临床研究);只对复方“癌灵一号”的全方进行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他是如何首先确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白血病(APL)的有效成分?

例如有人用中药复方青蒿鳖甲汤治疗疟疾,进行了长期研究,指出青蒿是君药,但未分离出青蒿素,也未对青蒿素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有人认为他是发明青蒿素的关键贡献者,能否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青蒿鳖甲汤不等于青蒿素,研究青蒿鳖甲汤不能代替研究青蒿素,两者不应混为一谈,复方癌灵一号与三氧化二砷的关系也如此,研究癌灵一号不等于研究三氧化二砷,也不能代替研究三氧化二砷,两者不应混为一谈。

相关专题:三氧化二砷发现权之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连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5370-6612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