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莘,字怀新,号耕野,江西金溪人。清嘉庆三年(1798)举乡试。嘉庆二十二年选四川知县,历署大竹、东乡、黔江诸县事,旋授丹棱县。(戴莘号耕野,想是出于《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戴莘曾代理四川大竹、东乡、黔江县知县,实授四川丹棱县知县。)
戴莘在四川丹棱县为官,曾邀家乡好友王映东(号辛坞,江西金溪诸生)从长江水路入蜀。王映东所著《看山楼诗集》中有《蜀游草》一卷,内有咏江豚诗一首。
王映东《宜昌口号》:吹浪江豚触石回,彝陵山色望中开。巴水巴山迎复送,益州无梦不重来。
王映东入蜀(或出蜀),途经湖北宜昌,见“吹浪江豚触石回”。此诗载王培荀《听雨楼随笔》。
无独有偶。黄勤业,字成斋,江西金溪人,岁贡生,任分宜县训导。清道光六年(1826),黄勤业应戴耕野折柬相招,作入蜀之游,著《蜀游日记》,咸丰元年刻本。记述其道光六年正月六日从江西金溪启程,四月初三抵达四川丹棱县,“九十日之烟景,电掣星驰;八千里之长途,风餐露宿”。
黄勤业《蜀游日记》:……(正月)二十三日,夜雨朝晴,适九江府锁江楼下……舟行江中,忽有黑物与波浮沉。舟人告予曰:此江豚拜风也,风即至矣。言未既,呼号奋发,浪骇波驰。物之有知觉者,类如此。
黄勤业入蜀途中,经江西九江,见江豚拜风,写入日记。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缘分一,戴莘在四川丹棱县为官,邀同乡好友王映东、黄勤业作入蜀之游。缘分二,王映东、黄勤业入蜀途中都遇见江豚,分别作诗和写下日记。缘分三,王映东诗作又被王培荀《听雨楼随笔》记录下来。王培荀(1783-1859),字景叔,号雪峤,山东淄川人。清道光十五年以孝廉方正获大挑一等,按例以县官分发四川,历任酆都、荣昌、新津、荣县知县。著有《听雨楼随笔》,记载蜀地乡贤耆旧、地方掌故、民俗风情、文物胜迹等。
长江“微笑天使”江豚(央视截图)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50582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