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阮朝(1802-1945)第四代皇帝阮福时(翼宗英皇帝,1847-1883年在位,年号嗣德)编纂《字学解义歌》(全称《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实为一部汉越字典,所用之字计有大、中、小、细四种,中字为字喃(越南历史上基于汉字结构创造的本土化文字系统,主要用于记录越南语,属于汉字型孳乳文字),大、小、细三种均为汉字。内容分为堪舆类(上下,卷一、二)、人事类(上中下,卷三、四、五)、政化类(上下,卷六、七)、器用类(上下,卷八、九)、草木类(上下,卷十、十一)、禽兽类(卷十二)、虫鱼类(卷十三)。
《字学解义歌》:䱐
䱐,一名江豚,天欲风则踊。
《字学解义歌》:䲕 䲕,一名江豚。
江豚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别称,如䱐[pǔ fū]、䲕[pǔ]。越南阮朝《字学解义歌》中的
䱐、䲕,源自中国古代的《玉篇》、《康熙字典》。
《玉篇》,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
䱐魚。一名江豚,欲风則踊。䱐,
䱐也。
《康熙字典》,䲕,䲕鱼,一名江豚,见风则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18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