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谁牧江豚吹绿痕(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六百一十)

已有 666 次阅读 2025-3-24 05:31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今日江苏泰州高港,曾是唐代长江入海处,张若虚在此写下“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2022年3月1日起,中国·高港“春江花月夜长江诗会”“大江颂”全国诗词大赛公开征稿,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来稿千余首,入选终评作品公示中有五首咏及江豚,摘转如下。

丁玲(泰州)《江边黄昏》:白鹭荡芦苇,江豚戏露头。舟行掀碧浪,落日铺红绸。

姜春雨(上海)《长江写意》:洪荒瀑泻鬼神愁,虎跳山开万里流。不尽涛沙沉旧梦,无穷画境入新游。周郎兵火寻赤壁,谢傅屐痕掩绿丘。昔日雄师天堑越,今朝锦绣眼帘收。腾空百道桥飞螮,倚岸千城鹤绕楼。港埠珠联银带靓,荆扬腰系玉龙遒。夔门耸岭风光异,峡坝横波景色牛。白水回旋戏豚鱀,青滩起落舞鹳鸥。气蒸明月烟花市,浪拱红云江海舟。雨助春潮长滚滚,虹吸旺势正悠悠。良商济济来八面,宝货源源到五洲。九派争锋迎旭照,一枝竞秀立鳌头。浆分细脉泽华北,乳润干田育美秋。亿众英才凭巨砚,雄图彩绘壮金瓯。

豚鱀:江豚、白鱀豚。

王双武(北京)《行香子·高港掠影》:汀芷涵芳,堤柳成行,喜江豚腾跃波光。圌峰映影,鸥鹭佪翔,赏岸花红,浪花白,稻花香。   栈桥并列,昂扬铁臂,有巨轮鸣笛开航。楼台亭阁,枢纽昭彰,听鹊声高,潮声急,赋声扬。

赵晓生(邢台)《水调歌头·赞泰州沿江生态长廊》:浩荡长江水,岸线枕清流。风光摇艳,绮园廊道一望收。独爱池杉繁茂,更赏江豚频现,汀渚看飞鸥。椽笔宏图绘,壮丽豁吟眸。咏孤篇,游福地,思悠悠。尽倾肝胆,生态九派任筹谋。江上往来帆影,堤畔参差花木,胜概几淹留。造化钟灵地,逐梦志方遒。

廖智慧《大江颂》:直下云间一箭奔,青山缺处作豪吞。初心百折不能改,远志万磨犹自存。浪打浪淘空俊杰,濯缨濯足认清浑。今看烟色画图里,谁牧江豚吹绿痕?

2.jpg

3.jpg

2025年3月11日中午时分,当泰州海事局高港海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乘坐海巡艇巡查执法期间,在长江泰州高港段南官河口附近水域,恰好遇见这最美的一幕。当时水面突然涌出两只江豚,它们在江水中自由嬉戏、打闹,时而缠绕、时而跳跃,画面美不胜收。海事执法人员随即用手机记录下了这美好时刻。据了解,这是该水域近年来首次观测到江豚。

姜春雨《排律·扬州风物写意》问君何处觅仙乡?百里烟花韵汉唐。海客曾思骑玉鹤①,天涯且看跨银凰②。九重宝塔迎雷市,万丈瑶琴弹大江③。舟喜明波豚出没④,灯亲古阁月昏黄。荡胸清气大师第⑤,拂面纯风太守堂⑥。邗水龙船耕碧浪,春台金曲绕雕梁⑦。红楼酥手调丝竹,美馔娇娃斗艳芳。遍地繁华歌不尽,游人到此自徜徉。  注释:①骑玉鹤,古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②银凰,喻飞机。③瑶琴,喻润扬大桥。④豚,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常活跃在扬州江段,2018年8月2日,三江营和五峰山交界处有20多头同时嬉戏江面。⑤大师第,朱自清在扬州广陵区的故居。⑥太守堂,欧阳修为读书、观景、吟诗在扬州蜀岗建筑的平山堂,立于堂前可远眺扬子江及江南风光。⑦春台,瘦西湖熙春台,台上有盛装少女为游客奏乐歌咏。(转载自:【晚安宝应】丨夜读丨姜春雨诗词2019年10月11日)

赵统斌《满江红·长江三峡》:浪破夔门,辞白帝,汤汤远去。瞿塘望,峰高岭险,线天透碧。偶有猿声鸣峻谷,又逢鹰翅抚云玉。八荒广,浩浩走晴川,怀赤壁。   丰都鬼,巫山雨。神女泪,子规啼。看江豚欢跃,鲟鱼相聚。蜀道弯中藤蔓系,西陵滩上平湖起。风掠过,大坝理飞溪,合人意。(2024.3.19夜于武昌区亚朵酒店)

李其林(四川成都)《题瞿塘峡》:雾幕绕夔门,霞辉白帝痕。峻山栖客鸟,碧水隐江豚。近赏雄姿岸,遥闻绝迹猿。薄云添画意,红叶惹吟魂。(转载自:李氏诗词学会微刊第142期 题图作业 三峡夔门,2023年11月28日)

周先祥《初冬峡江即景》:秋冬水天气始交,风微柳静碧空眺。峡口沙洲似仙岛,岸滩涌浪疑春潮。江豚戏水怡然乐,长镜单反悠闲潇。拟约寒霜吟枫叶,阅尽沧桑犹逍遥。(转载自:周先祥三峡游览诗作选10首,2023年10月02日。周先祥,天门卢市人,1979届卢市高中毕业。)

张忆群《菩萨蛮·赠南门少时同学》:老街往返丫童乐。汀洲驻足江豚跃。欢趣陋中求。少年不识愁。   光阴沉往事。秋露滋情谊。同学素心同。夕阳依旧红。(转载自:仪征市老干部诗词协会微刊2024年第4期)

1.png

2.png

《首次在仪征观测到长江江豚的身影》(2025-03-23,来源: 仪征爆料):在近日开展的2025年首次长江扬州段长江江豚科考活动中,观测人员通过无人机、照相机镜头看到,长江江豚家族举家出游,组团“闹春”,它们时而并肩穿梭,时而相互追逐。在三天的科考行程中,长江江豚观测创新纪录,整个长江扬州段江面有近30头江豚与科考人员“邂逅”。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在长江六圩水域(仪征)首次观测到长江江豚的身影,为长江大保护写下生动注脚。

致敬咏江豚诗词作者!致敬江豚美图摄影师!共同为保护江豚而努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78994.html

上一篇:将到奔牛听僧钟(奔牛诗话之一百二十六)
下一篇:一则与江豚有关的气象谚语
收藏 IP: 27.17.255.*| 热度|

7 王涛 许培扬 刘进平 孙南屏 郑永军 马鸣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