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的池塘养鱼历史悠久、技术发达,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为鱼苗、鱼种的集散中心。20世纪50年代初,菱湖镇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养鱼区。养鱼过程中最难控制的风险之一就是鱼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承担起研究鱼病的任务并于1953年5月在菱湖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鱼病工作站,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鱼病学创始人倪达书任站长,这是我国把鱼病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始。
【明末清初】毛奇龄《菱湖晚眺》:流浪经年远,前湖一望赊。晚风吹苧叶,秋水散菱花。霅浦停帆路,乌程卖酒家。相逢似相识,延伫日将斜。
霅[zhá]浦:位于古代的浙江湖州。乌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菰城(今浙江湖州南菰城遗址)置乌程县,以乌申、程林两家善酿酒而得名,属会稽郡。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字大可,号西河。萧山人,明诸生,参与抗清。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充明史馆纂修官。有《西河集》。
【清】沈德潜《蓤湖曲》:蓤湖湖边多种蓤,女儿采采荡舟行。蓤角如针刺人意,蓤丝似带牵人情,西日欲落晚风横。晚风横,可柰何。歌一曲,定风波。
蔆:同“菱”。柰:同“奈”。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人。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己未(173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太子太傅。有《归愚诗钞》。
【清】魏成宪《菱湖》:绿阴疑过雨,到眼爱湖乡。市远稀津鼓,人归受野航。种菱绳界水,煮茧雪浮香。是处宜休夏,鸥波自在凉。
种菱绳界水:各家各户种菱,水面以绳为界。煮茧雪浮香:茧指蚕茧,湖州“桑基鱼塘”已延续2500余年,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
魏成宪,浙江仁和人,字宝臣,号春松。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历官御史。工诗。有《清爱堂集》。
《预报明天有台风》,“丑女人路亚”拍摄于2024-09-01,2024-09-25发表于鸟网“每日一图”。画面中,一只灰翅浮鸥(须浮鸥)亲鸟衔着一株绿草匆忙赶回家中,这次,它没有叼着食物回来,而是要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抓紧时间加固巢穴,保护自己的幼崽。
上图局部。本博主附言:水面的绿色植物是菱,须浮鸥嘴里叼着的也是菱。
参见本博《菱湖功业树千秋(水生所所史拾零三十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179578.html 《纪念倪达书先生诞辰110周年》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072195.html 《奎章阁里但闻蛙》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31175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