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花绽放,春菜上市。联想到苏东坡《春菜》一诗中的难解之谜。
苏轼《春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初,苏轼由密州(今山东诸城)调任河中府(今山西运城)知州,还没有上任就改任徐州(今江苏徐州)知州。这是苏轼来到徐州后的第一个春天,某日出游,苏轼惊喜的发现了这些春日野菜:蔓菁、韭菜芽、香荠菜、青蒿、茵陈、甘菊等等,摘了不少回去品尝。接着笔锋一转,苏轼想到了家乡四川眉州的美食,“岂如吾蜀富冬蔬,……苦笋江豚那忍说。”苦笋是竹笋,陆游《苦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江豚是什么?长江及鄱阳湖、洞庭湖有鲸类动物长江江豚。但江豚不好吃,北宋王禹偁《江豚歌》:“江豚江豚尔何物,吐浪喷波身突兀。……肉腥骨硬难登俎,虽有网罗嫌不取。”而且眉州也没有江豚分布啊!那苏东坡诗中的“江豚”是什么呢?
【南宋】方岳《阻雪》三首其一:客饭江豚美,仍须滞此留。……
【清】翁照(1676-1755,字朗夫,一字霁堂,江阴人)《偶亿南食戏作次王潜夫司马韵》:乡味春来好,江豚最朵颐。……
清代黄钺(1750-1841,字左田、左军,当涂人)《久不出游偶至湖上》:苦笋江豚餍老馋,余生真不负归帆。……
清光绪十四年(1888),孙乾甫编成诗钟集《雪鸿续集》,嵌字《江·一》五唱:老饕苏轼江豚嗜;妙对钱镠一蟹嘲。前句源自苏轼“苦笋江豚那忍说”,后句源自吴越国王钱俶(祖父钱镠)设宴款待宋翰林学士陶谷,一蟹不如一蟹。
黄荣康(1877-1945,号凹园,佛山三水人)《送友人之江南》:……乡书悬朔雁,客味入江豚。
以上五例中,“江豚”皆源自苏轼“苦笋江豚那忍说”,能引起老饕苏轼喜爱的“江豚”,到底是何物?若与鲸类动物江豚无涉,那又是什么?
长吻鮠 图源:《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第一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长吻鮠,我国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都有分布,以长江水系为主。长吻鮠肉鲜嫩、少细刺,被列为上等名鱼,最大体重达10公斤;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鱼肚。
苏东坡家乡四川眉州有岷江、青衣江、沱江流经,青衣江汇入大渡河再汇入岷江,岷江、沱江皆为长江支流,有长吻鮠分布。长吻鮠在四川又名江团、肥沱、江鳗、水底羊。而“江团”与“江豚”读音相近,有时也被写作“江豚”。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与眉州相邻),学生陈植棻曾作诗《江豚鱼》:“岷江名产有江豚, 味美鲜鱼胜熊蹯。可笑书生囊似洗, 得尝腴味似狼吞。”形象描述了学生们在乐山吃到美味江团的情景。
我的观点是,苏东坡诗中的江豚,就是江团(学名“长吻鮠”)。
联想到《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史湘云和薛宝琴在喝酒时行酒令。“湘云吃了酒,拣了一块鸭肉呷口,忽见碗内有半个鸭头,遂拣了出来吃脑子。众人催她:‘别只顾吃,到底快说了。’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戏仿一句:这江豚不是那江豚!(鱼类江豚区别于鲸类江豚)
2024年11月20日,IP地址为重庆的一位博主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可以看到一条体型硕大的江团(长吻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