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一篇博文被删的哥德巴赫猜想

已有 9469 次阅读 2015-6-24 11:15 |个人分类:图书馆那些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书馆, 大赛, 阅读推广

      昨天写了博文“评奖和获奖那些事”,介绍了在图情微博圈里许多人转了的博文“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赴华南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有感”,一方面这也是图书馆界的一件事情,为作者的勇气所感,另一方面觉得,类似的现象不仅在图书馆界,其实早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华南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中,在比赛和评奖过程所反映的那些问题,可以说是整个科教界评奖的一个缩影。因为那篇博文比较长,所以自己没有全文转,而是给了一个原文的链接。没想今天看到有博友在评论中告知,原文已经被删除,便点开链接看了下,果然已经打不开了。看来文章已经被外星人劫持。

      当然,也许这是作者自己删除的博文,毕竟都是图书馆界的,直接点了一些人、一些图书馆的名,这是需要勇气的。但也可能是网站把博文删除的,因为看到新浪博客有两篇转载的博文也同样打不开了,似乎转载者同时删除博文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太高。好吧,不管是哪种情况,既然我在科学网上介绍了,总不能让大家看不到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好在现在通过网页快照还能看到那篇博文,估计再过点时候可能快照也找不到了,所以干脆贴到这里。如果这真是违反什么规定的话,那就有劳编辑MM帮我把这篇博文删除吧。

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

         --赴华南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有感

     培根曾说,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2015年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案例推广大赛的华南赛区赛事,将此语蕴含的深义阐释得淋漓尽致。

     6月17日,带着交流学习的热切愿望,来到了广州,住进了雅静的珠江宾馆。此次参赛的34所图书馆中,高职图书馆仅占5所,作为高职馆的代表,我自然是怀着兴奋而期盼的心情,拟从此次比赛中获得养分,为改善令人堪忧的学生阅读现状觅些不同视角的良策。同行的老师带来了录音笔,全程录音,而我则在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馆长群中,进行比赛的现场转播,拟与同行分享优秀的案例。然而,令人遗撼的是,华南六省数百所图书馆寄望殷殷的此次大赛,最后能与大家分享的,并不是优秀的阅读推广经验,而是巨大的震撼和深深的失望。

     阅读推广活动之所以被图书馆界寓以重要意义,其基本理念是阅读能促进人的思考,增进理解力,启迪智慧,促进阅读就是促进社会的公正、理性、文明和秩序。然而,以促进社会公平为己任的图书馆,举办的此次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却偏离了公正,丢弃了理性,缺失了秩序,上演了一场评委所在馆瓜分了所有奖项的闹剧。

     此次华南区高校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共有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六个省区的34个方案,进行现场PK,角逐9月份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现场大赛的8个名额。大赛由广东省高校图工委主办,中山大学图书馆承办,评委组成员由六省区高校图工委各荐1名馆长及华南赛区外的1名馆长,共计7名专家组成。拿到赛事资料时,大家意外地发现,各省区的评委,无一例外,都是此次大赛参赛馆的馆长,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高波主任(原定是上海交大图书馆陈进馆长作为外省区的评委代表,后因航班原因,陈进馆长无法如期赶到现场,组委会临时决定请高波主任担任评委)是唯一非参赛馆的评委。这种运动员兼裁判员的比赛,能确保公平吗?能确保选出真正优秀案例供图书馆同仁借鉴学习么?在赛前,这样的忧虑就已经浮现在一些参赛馆员的心中。而这些隐忧,最终在大赛的进程中毫无悬念百分百地兑现了。公正问题成为了这次大赛最大的议论热点。

     赛事中,每个评委们的打分并未现场亮出,只在大屏幕中显示每个案例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和最终得分。虽然有着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规定,但不知是因着评委们事先的约定,或者是彼此心有灵犀,此次大赛的评分,是真正地做到了思想统一,表现了多数评委的紧密团结。当大赛进行到中场时,有机敏的观众已总结出了非官方的评分标准:凡是主办方、评审方的案例,得高分;余者,中低分伺候。 所以,评委们的工作就变得简单多了,不用再考察案例的创新性如何,实效怎样,只要认清上台汇报者的脸熟程度,亲缘远近关系,分数就应手而出,以至于观众席上的猜分结果,达到了惊人的准确,似乎观赛的普通馆员在评委们的垂范之下,旦夕之间也成长为专家级的评审人物了。比赛的结果,自是没有辜负评委们的苦心,8个出线名额1个也没有滑出圈定的范围。如此这般,大赛成了评委与评委之间和评委与承办方之间的礼尚往来,在奖项面前,他们表现得是如此地直白和露骨,甚至连中国人所特有的多少带有点虚伪的含蓄与矜持,也顾不上表现一下了,直接把其它的参赛馆当成了倒贴差旅费的仪仗队。评委们如此明目张胆地将公正二字踩在脚底下,其强烈的欲望、非凡的胆识,仿佛面对的奖项是那吃了能长生不老的唐僧肉,真真令人咋舌。


      前行的路上,不要忘了启程的初心。阅读推广大赛的初衷,应是高校图书馆界联起手来寻求解决阅读危机的实用良策,促动更多的大学生读者踏上阅读之旅,受益于阅读。然而,因着评审的不公,一些只是用虚洞的理念将图书馆的常规活动包装起来的案例,却因着是所在的馆派出了评委,被送上了全国的赛事平台。可以这样说,这些案例既无创新性可言,也无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效果,更谈不上达到长期持续的目标,对其它图书馆更无借鉴的意义。此次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在复合阅读中发现阅读的快乐》,只是用所谓的“复合阅读”的概念,将图书馆服务问卷调查、图书荐购和图书推荐、有奖征文、图书馆文化讲座、电子书阅读、优秀读者评比等活动进行简单的包装,内容毫无新意,且PPT制作水平中庸,演示效果平淡如水。当这个案例的最后得分显示在大屏上时,全场哗然,一位特地参会观摩的非参赛馆馆长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省区比比皆是,在省区的初赛中都没法出线,评委们是怎样的眼光,居然给出这么高的分?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庸到如路人甲的案例,却在大赛中名列第一。我想,这样的结果,对此赛事在华南片区高校图书馆界的声誉、对华南片区高校图书馆界的职业凝聚力和对组织方公信力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相反,一些颇有新意,且具有实际效果的案例,无论现场如何叫好,都难入评委的法眼。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谁都没有借过的图书展览》,主题是为图书馆那些零借阅量的图书做专门展示,用吸引读者眼球的精彩点评,将那些具有独特知识价值,却未被读者发现的图书,送到了读者的手中。根据现场的介绍,原计划要花两个月时间推广的活动,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就因图书被借完,活动完满结束。案例的效果可谓非常显著。每个图书馆都有这些零借阅量的图书,如何让它们流动起来?深职院的创意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这是在践行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中的“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理念,是真正深具图书馆职业精神内涵的案例。然而,这样构思新颖、实效显著、具有普及价值的案例,却被一群不知所谓的评委弃如蔽履。坦白地说,我认为这类赛事,参赛的队员们专业眼光并不见得比高坐评委席的专家学者们差多少,因为参赛的队员来自一线,了解读者体验,对实践方案的效果感觉更加敏锐,而少了对粉饰成分的过份追求。比如,在大赛的点评环节,某专家对优秀案例的评定做总结发言,居然将某图书馆在汇报时身穿民族服装贴上了“案例具有特色”的标签,真可谓惊人天语,汇报者穿民族服装跟图书馆服务案例的特色有什么关系?这种导向性的发言是在消解图书馆服务的职业性,是对职业的背叛。当然,如果这是一场时尚先生魅力小姐一类的比赛,倒是比较容易理解。

      大赛结束之前,因着极大的愤慨,我向组委会提出了书面的抗议,要求依据赛前公布的评分标准,现场点评我馆的方案和位列比赛前三名的任一一个方案,然而,点评专家巧妙地回避了我的抗议。程焕文馆长在总结赛事时,作了相关解释,认为每个省区都出了一个评委,且打分的过程中去掉了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因此,大赛的评审,总体而言是公正公平的。不过,这样的解释在充满中国式的戏剧性比赛结果面前,恐怕还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在此提出对华南赛事的批评,并非仅仅是为表达个人的不满,更主要的是,想呼吁图林的有识之士,能关注中国图书馆界的比赛中普遍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实际上,去年全国阅读案例推广大赛决赛之后,图林就已有质疑大赛公正性的言论,一些图书馆甚至倡议,抵制这种不公正的比赛。而一年之后,依然如故,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希望有一天,中国图书馆界的各种赛事,评审专家团能回避参赛馆,评审专家能现场点评并亮分,甚至可以尝试让所有参赛队员与专家评委各占50%的打分权限。唯有在评审制度上作出更让人信服的努力,我们才能理直力壮地说,比赛的结果是公正的。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诗一样的情怀,激励着无数图书馆人,也包括我自己,用微薄的努力把图书馆推向美妙可期的理想之地,而公正就像是图书馆这样的天堂里最炫目的阳光。然而,这次赛事却让我愕然的发现,某些评委用他们肮脏的双手遮蔽了天堂的阳光,亵渎了图书馆人心中的圣地,我想问:在这样的脏手遮蔽下的图书馆,怎么可能为读者创造天堂模样的理想之地?

我愿意相信,这次的评委们只是在无意间延续着这片土地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肮脏的官场法则,以至于即使是面对图书馆竞赛这样微不足道的利益,他们也决绝地抛弃对图书馆职业起码的敬畏,抛弃对职业精神的尊崇,抛弃对公正的追求。然而,我更加希望,这种无意的延续能够改变,即使不可能就此绝迹,也应该从此开始改变。

     大赛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珠江河畔的晚风无法平复我内心的波澜,心绪难平的我来到了中山大学,试图从百年来领华夏变革之先的土地上,汲取对图书馆未来的希望。苍郁的树木,静谧的草坪,漫步在这孕育知性和理性的校园,我不禁扪心自问,今天如果是我坐在评委的席上,又会如何思?如何行?私利是隐藏在所有人心中的魔鬼,它在利益纠葛的海洋上兴风作浪。如果缺乏公正的评审制度,坐在图书馆大赛的评审席上的评委们,就如一群在没有船舵的大船上的水手,只能用每个人手中的小桨保持比赛这首大船的航向。如果任由彼此心中的魔鬼冲破躯体,相互勾连,掀起滔天巨浪,那么,这艘大船难免葬身海底。而这一切看起来又是如此的自然,仿佛覆没也是一种命运。

      沉思之中,不觉来到了中山先生的铜像前,眺望远方的先生,目光深远,宁静,隐含着些许忧虑。天下为公,是先生的毕生理想,也是无数国人的追求,而今天的大赛,却背离了这样的理想。依赖人性的自觉,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唯有制度,才是保障公平得以实现的定海神针,唯有公平,才能不断地给图书馆职业发展注入澎湃的动力。

(转自图林愚人的博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900251.html

上一篇:关注新环保法实施后的“最大罚单”案
下一篇:糟蹋和浪费了这些东西,有罪恶感吗?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62 李学宽 武夷山 彭真明 杨正瓴 张士宏 白图格吉扎布 侯沉 吴飞鹏 刘艳红 刘畅 朱晓刚 王德华 姬扬 王春艳 王荣林 李土荣 钟炳 李天成 戴德昌 张忆文 李伟钢 赵凤光 金耀初 张能立 徐耀 徐绍辉 黄仁勇 梁洪泽 丁超 姚小鸥 杜建 赵保明 王小平 刘光银 曹须 张立伟 余世锋 陈祥龙 孙友甫 侯成亚 徐晓 周涛 汤奔阳 徐世文 cbinq dulizhi95 wyhzj zhujt2005 icgwang xchen zzjtcm xieyy anran123 hydi yhqing jianhuiy zy00chen qzw biofans ybybyb3929 caoqingwei lilojo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