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
不一样的国际会议
2012-5-8 10:12
阅读:5595
标签:office, 国际会议, center

不一样的国际会议

 

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其实是在中国参加的。当时导师是会议主席,我们这些研究生都是会务组服务成员(volunteers)。十几年前的在中国举办学术性的国际会议还没有现在这么普遍。大街上如果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不知什么原因,国人都会习惯地围上去,里三层,外三层,好像在动物园参观稀有动物,但仔细观察,围观者得眼神里其实都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当时国际会议,我的任务是负责去机场迎接“外宾”(参加会议的老外)。为了圆满完成任务,那两个月我几乎天天去英语角去练习我的口语,心里仍然很忐忑,这些老外专家会是什么样子?

 

在机场,其实我们的任务其实远没我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些老外专家个个都彬彬有礼,客气有加,甚至对我们周到的服务有种很意外的感觉。说起这种意外的感觉,是我几年后在香港读博士期间去参加一个的国际会议时才真正明白。当时那个国际会议举办在欧洲一个国家。那个国际会议,规格非常高,我是指我们这个领域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出行的机票,酒店,等一切行程都是香港这边秘书安排好的。到了欧洲的机场,以我的经验,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我们这些外宾肯定也会被重视,像我们当年一样,机场起码也得有几个学生拉着条幅接我们一下吧,人生地不熟的,那种感觉会有多温暖!可到了那里才发现,根本没有会务组的人员所谓的接机。不过还好,香港的教授好像早就习惯了这些,我的心情却有点不爽,也太不待见人了吧,好歹我们也是“外宾”啊。

 

其实后来国内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参加多了,反倒觉得这样简单点也很好,因为大家是来参加会议的,准确地是来学术交流的,这是核心的目的。当然中国人的好客,跟老外的简单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都无可厚非。但凡事不可过火,过犹不及。这几年参加的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也多了,给我的感觉是国内主办方太过重视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了,会前接机,会中鞍前马后,会后旅游观光,那帮老外给服侍的个个红光满面,乐不思蜀。而且最让人可气的是,有些常来中国参加会议的老外,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稍有不到,竟然有时会挑剔。我一个师兄,非常愤慨,这帮小子,就是咱们给惯出来的,咱们去他们国家开会,大事小事都是自己搞定,哪有什么特别的待遇?

 

刚才提到参加会议的主要目的,其实无非就是学术交流。但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参加会议的人很多,但专门的分会场参加的并不多,通常就是几个老外在那里撑场子,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学生在下面听,而且很少发言。有人要问,那么多注册的与会人员干什么去了?我告诉你吧,在会场外,在酒店的沙发上你会看到很多东一拨,西一簇的国内学生,学者在热烈地交谈。凑上去(被人拉过去)一参与,其实大家聊的并不都是会议的主题内容,多数谈得是国内论文,基金的事。比如说我学生的论文,基金评审可能会到您那里,您得给好好指导,把关一下。要么就是最近国家又有了大的项目,咱们得整合力量一起去申请。要么是现在国际合作这块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不能落后了。偶尔也有不识相的年轻学生(学者)过来想请教(讨论)问题(套瓷?),有些年轻的教授表现的不是很热情,甚至有点不耐烦。。。。。。

 

在国际会议中,中国人跟外国人的表现差别很明显。中国人爱面子,比较中庸,提问题,回答问题都比较委婉,很照顾别人的感觉。老外呢,比较直接,有啥说啥,就事论事,不太考虑别人的面子不面子的。有一次在香港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有一个国内大学的教授在上面讲,PPT还没最后讲完,下面一个很年轻的北美教授站起来打断说,您刚才讲的这些内容里,您认为创新的主要公式,主要思想,在70年代,某某杂志,某某页已经发表过。就这么一句话,中国教授当时冷场了足有两分钟,不知说啥好。最后只能说,是吗,这个我还不太清楚。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篇会议论文肯定是学生写的,导师也没认真把关,就匆忙上阵讲了,哪想到碰到这么一个老外,这么不给情面!最后还是会场主席解围,不然这个讲台可真没法下去。事情如果到此也就算了,丢人就丢人吧,这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指导学生无方,没一个严谨的态度。下一个讲的刚好就是刚才这位提问题的北美教授,可能是为了挽回刚才的面子吧,在这位外国教授讲的过程中,那位中国教授也是不断提问题,气势很盛,当时的场面其实很尴尬。中国教授一直非常亢奋,那个北美教授一直非常耐心,认真回答问题,直到没有问题可问。很多下面坐着的中国学者,都觉得不好意思,坐着不舒服。我的感觉是,有个地缝,我都想钻进去。

 

真正的国际学术会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真组织,参与,收益会非常大。你能近距离了解同行业做得最出色的大牛,小牛们的最新研究进展。那种一对一的学术交锋对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成长会非常大。以前读研究生时我们学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徐老师),我经常跟他请教问题。他跟我说要想做学问就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要想提高快,就跟高手过招。当学生的时候,你问什么问题,问多么浅显幼稚的问题,都不会有人笑话你,可当你过了这个阶段,自己都做教授了,还犯同样幼稚的错误,那就不能原谅了。所以你们研究生这个阶段一定要发奋努力,不畏权威,挑战自己,国际会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中国学生(学者)在国际会议上不爱发言,不积极参与,那是因为语言问题,另外中国人比较腼腆。其实,我的理解是,语言问题我觉着从来就是一个借口,最主要的原因导致很多中国学者(学生)国际会议上不活跃,不爱发言的其实就是个体水平不行,对最前沿的学术问题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或者别人讲得东西多数听不太懂,你让他们如何提问题,如何积极参与?如果一个人对这些前沿的问题非常了解,今天来了这么多同行,那种想交流,想过招的欲望是挡都挡不住的。刚才,我提到徐老师,徐老师在我们领域,绝对属于大家。徐老师以前是学俄语的,英语都是后来自学的,坦率地讲并不是多好。但这绝不影响他在国际会议上用这样不太熟练的英语跟人交流。因为以徐老师在本领域的学术造诣,对前沿问题的把握,丝毫不比那些国际大牛差,他们之间的过招,通常不需要长时间的高谈阔论,也许对一个具体问题看法的交锋,很短时间就能知道对方有多少斤两。这从那些老外表现出来的尊敬,佩服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看来,要想在国际会议中获得对方骨子里的尊敬,就必须技高一筹,别无他法,知识分子之间尤其如此。

 

同样的人,不一样的国际会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56841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