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科研生活点滴-澳洲篇之二 精选

已有 8738 次阅读 2012-4-1 11:4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科研, style, 澳大利亚, white

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科研生活点滴

 

-澳洲篇之二

有朋友问我你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这么多年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怕过什么吗?我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这是我最大的感触。怕过什么?我一下怔住了。平心而论,我没怕过什么,唯一怕的就是生病。小时候,其实很喜欢生病,因为一生病,父母就是再忙也会悉心照顾我,我很享受那种温暖,那种温暖胜过生病带来的难受。我的身体其实很好,来澳洲之前,长这么大连吊瓶都没打过,我经常跟朋友们这么吹。然而什么事不能说,尤其涉及到人的健康诸事,一说就肯定出问题。

 

也有朋友问我澳洲老板跟美国,香港的老板有什么不同,我说没什么不同,因为都是资本家,老板上面还有老板,我们对老板负责,老板也要对他们的老板负责。其实这种体制没什么不好。无论哪个级别的老板拿到基金都会百分之百地用于科研,要么请学生,博士后,要么买实验设备,很少一部分钱用于开会出差的费用。也就是说基金的钱,无论是国家基金还是工业界基金一分钱也别想装到自己口袋里。这种的基金的利用率其实是很高的。至于说成果则要靠CI/PI 的具体水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也有压力,而且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高水平SCI国际期刊论文是必须的,这几乎在全世界都是硬通货。因为这些论文对项目结题,新的基金申请至关重要。这有点像八年抗战时日本鬼子打仗的战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循环往复,SCI国际期刊论文就相当于士兵手里的枪炮。然而就是这种最简单的战术也能把国军打得溃不成军。有点扯远了。澳洲的生活貌似惬意,其实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讲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我仍然保持着香港,美国时的高强度的工作习惯。来澳洲的第一年我写了几篇国际期刊论文,并且在新的领域有突破性进展,老板很满意,然而我的身体这时候不满意了。

 

有一天中午,我突然感觉很冷,我本以为可能是这段时间太累了,再加上天气忽冷忽热,有点感冒,吃两片药,休息休息就没事了。可事情没我想得这么轻松。感冒药基本都试过来了,不起作用!而且高烧不退,吃不进饭去,吃完就吐。当时因为吐得厉害,我把老婆怀孕时吃的管呕吐的药都吃了,也没止住。那时老婆害怕了,从没见我这么病过,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把我送到医院。澳洲的医院我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服务真叫好,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无论医生护士都非常professional.恨的是医生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这不,第一次诊断说就是感冒。说是诊断,其实澳洲医生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排除法,所有设备全用一遍,他们非常相信仪器。什么x 光,心电图,磁共振等武器全用上了。对这些仪器,我从小就敬畏。从电影,电视里给我的感觉凡用这些仪器的病人都非常严重,基本就是演员在临终再说两句话电影就结束了。即使这样,我的第一次诊断仍然是误诊了。当时在医院输了两天液,我的身体很快恢复,就出院了。可到家没两天,又不行了,这次更厉害,严重脱水,眼珠子都黄了。第二次来医院,医生护士着急了,怀疑我是肝炎,但还是按部就班,一道一道程序走,首先问我吸不吸毒?表情很严肃,就像审一个犯人,我真是欲哭无泪。。。。。。好在这次换了一个医生,岁数比较大,戴个眼镜,看起来水平很高。后来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确诊是胆结石,其实是很小一块胆结石把我的胆囊管给堵了,所以肠胃功能紊乱,连皮肤,眼睛都黄了,一场虚惊!

 

三天后我出院了,老婆见到活着回家了,哇一声就哭出来了,真把她吓坏了。我又何尝不是。当时在专家论证,没确诊之前,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给自己确诊可能就是乙肝,因为我听到专家们当时讨论说过这个单词。这种病是要传染的,甚至遗传。我的女儿还没出生!我不能照顾怀孕的老婆了!在澳洲举目无亲,这日子该怎么过啊!我这一百多斤就这么交代了?我当时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把家里所有银行卡,信用卡密码都跟老婆确认了一遍,电话里的老婆泣不成声。交代完这些“后事”,我又疼又累,迷迷糊糊睡着了,梦见了小时候母亲用她那粗糙但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不碍事,睡一觉明天早晨就好了.我心里非常踏实,睡得很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554155.html

上一篇: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科研生活点滴--美国篇之六
下一篇:回乡偶书
收藏 IP: 110.231.177.*| 热度|

20 曹聪 张焱 张毅 张勇洪 边一 刘自然 李欣海 牛文鑫 张红光 卢萌盟 徐索文 鲍永利 张乐 neilchau MassSpec1688 htli boalive dangping ahsys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