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谈科学研究层次兼反思我国职称“破格”机制 精选

已有 10004 次阅读 2012-9-22 06: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职称, 科学研究

据了解,在欧美大学聘任教师,一般起聘是助理教授职位(即相当于我们的讲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若干年拼搏晋升副教授和教授。在我国大学教师职位晋升也是经历这个过程,即助教(现在大多数博士毕业,这个过程几乎跳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但是,我们国家不同的是多数大学和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破格”举措。这种“破格”主要指不受年龄和职称晋升常规条件限制,而且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标志,并已经成为职称晋升常态。最著名的是中南大学本科生因为发表一篇论文(号称解决了一个重要数学难题)被直接晋升研究员,并给予高额奖励。在国外博士阶段(有时加上1-2年博士后)发表几篇国际专业期刊论文而被国内大学直接聘为教授,并享受各种人才计划的丰厚待遇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在我国28岁左右的教授累见不鲜。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和欧美大学之间在教师聘任机制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谁更合理。这就引出本博文主题:关于科学研究的层次。

众所周知,除了极个别天才外,一般(凡)人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逐步累积过程,我俗称为科研爬坡过程。以学术型人才为例,一个人正式聘为大学教职之前一般大体经历大学本科及之前的基础学习阶段;研究生(硕士与博士)涉足研究阶段与博士后(西欧大学多称研究员-Research Fellow)进入研究大门几个阶段。在欧美大学教授眼中,这些阶段的研究经历尽管可以发表一些学术论文,但通常仍属于研究初级阶段(做了很多年博士后,并产出过高水平科技成果人员除外)。因此,在这个阶段即使发表了Nature Science论文也不例外,也只能从助理教授开始大学教职生涯(有人告诉我,发表了NS论文,在欧美研究型大学找不到教职的大有人在)。我总结由这三个阶段组成的这个过程仍然属于科学研究的基础阶段,主要包括:研究本身所需的知识基础和研究经历经验积累。这个阶段一般是以跟踪研究为主。以地学为例,由于学科特点,这个阶段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包括国际专业刊物论文并不稀奇,即使是Nature Science论文。这是由地学本身学科特点决定,我看其它实验学科也有类似特点。因为,国际学术刊物需要发表来自中国这个大而复杂国家地区样本与其它国家地区对比,使得科学成果具有全球意义。这些成果属于案例研究特征。当然,这些案例中依然可能有很好成果,但是这些好成果除了个人努力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上面提到的地区因素,我们地学中的热点地区)。此外,我一直坚持认为NatureScience论文成果不一定比国际专业主流刊物(有的称为专业顶尖刊物)论文成果水平都高。而且,只有在同一个研究方向比较窄范围内的成果之间才可以认真对比。因此,过高吹捧这两个刊物论文水平及给予高额奖励是不恰当的。况且学术论文代表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还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初级阶段科学研究积累为后续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成果奠定基础。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这就是有的人晋升副教授和教授比别人快的主要原因。

我本人考察过我周边20年以上当年风光一时的少数人。有的当年就是因为发表几篇国际会议论文,并被工程索引EI检索,而被破格晋升副教授。大约20年前有一位曾经连续多年发表SCI论文全国第一(大概年均发表20多篇),当时算是SCI名人,迄今发表SCI论文330多篇,至今60多岁仍在“默默无闻”耕耘。我也查阅过个别20年前与国外合作发表过Science论文教师的学术发展状况。这些人多数属于50后或60后初,但现在学术成果及其影响表现平平者占多数,他们依然享受当年破格带来优厚待遇。由于得益于早年破格,为这些人后来正常晋升职称带来便利。因为,我们很多单位在职称评定中有一句中国特色的话“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当年破格的年轻人,后来变成“老人”,条件放宽,新人从严)。这样容易挫伤当下年轻人的积极性,制造社会不公平。此外,也催生了一些“论文大户”和过度看重“论文数量”的人,浪费国家资源,造成社会不和谐。这也显露出我们这种仅仅依赖几篇论文破格晋升机制的缺憾,颇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所以,有的海龟建议我们应当学习欧美大学教职聘任机制,从助理教授起聘有它的合理性。

我将更高一级研究阶段称为“创新研究阶段”。“创新”这个词是我们科研人员用烂了的词汇。每写一份项目立项书总要用“创新”词汇装饰一番。似乎在我们的科学研究中创新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承认创新具有不同层次,这个观点有它合理一面。我在博文:“我对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歪解’”中对这个阶段(即相当于永久教职副教授以上阶段)作了一点阐述。在我国,过分重视论文数量评价机制对这个阶段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只有少数对科学研究痴迷的人才会在这个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科研事”, 例如王选、袁隆平等。他们是我国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产出的中坚力量和杰出代表。但是,由于我国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及科研资源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个阶段无论从科技人员数量及代表性成果水平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存在较大差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们目前只是是科技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

我称科学研究最高层次为“突发奇想阶段”,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我不能准确阐述这个阶段的科学研究特质,但我想长期积累,具有极高悟性,很强质疑精神品质,对自然现象充满理性的好奇精神等应该是基本特点之一。具体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提出新的学科,纳什的“博弈论”可能属于这类;一个属于科学灵感,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提出地球万有引力场理论。他们应该属于天才型人物。我还没有发现我周边人群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尽管他们中也有各种“高水平”朋友,但离这个层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不是本博文的主体,还是留给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去讨论。

 

2012922早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615266.html

上一篇:大学不应是炫富场所
下一篇:谈师生合作成果分享
收藏 IP: 111.173.77.*| 热度|

59 李伟钢 李宁 陈安 王善勇 吴飞鹏 孙根年 许培扬 曹聪 宁利中 吕喆 马冠一 蒋迅 王建设 李本先 杨正瓴 陆俊茜 唐常杰 张伟 刘瑞亭 李土荣 吴浩宇 徐耀 林青 葛兆斌 李庆祥 吴桂生 陈新泉 肖振亚 李志俊 戴小华 吴锦宇 邹谋炎 汪晓军 周金元 刘安金 陈理 雷作胜 刘凡丰 刘世民 刘晓松 陈小斌 冯大诚 徐满才 程代展 郑春雷 梁建华 董焱章 戴德昌 柳东阳 陈冬生 滕毅 zhouguanghui hao pingyi tusongxmu uneyecat dengke zhong0906 lftk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