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我的好兄弟胡瑞华 精选
2025-8-11 07:34
阅读:1138

我的好兄弟胡瑞华

——纪念高中毕业暨大学入学60周年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胡瑞华是我小学、初中和高中同班同学。同班学习12载实属不易,当然,这种情况还有个别其他同学,但是,交情最深的常常惦记的只有胡瑞华一个同学。他家在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的“中溪村”,这个村名还是我近年问他才知道。因为,此前我们一直叫他们村的别名“管哈”,就像我们青山村的别名叫“都屲(wa)”那样。这样的地方名称叫法在我们青山村周边还有几个村子,例如芙塘村叫“西啦”,“湖山村”叫老屋场,安溪村叫“店哇”,我小姑家的村子田南村叫“钓哇”等。这种别具一格的拥有别名村子称谓可能属于我们江西省吉安县永阳一带自古以来少数村字名称习俗。胡瑞华家的中溪村离我家青山村大概只有4-5里路。中溪村位于吉安县的母亲河“禾河”(江西母亲河赣江的重要支流之一)边,是一个小村子,人口规模与我们青山村相当。

我和胡瑞华1953至1959年在蒋坊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蒋坊小学位于我家青山村和胡瑞华家中溪村中间位置。当年的蒋坊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们是蒋坊小学第二届完小毕业生。此前,蒋坊小学只有初小,即到小学四年级,然后高小(五,六年级)要到6里外的永阳小学完成。永阳小学依托拥有千年历史的永阳镇办学历史悠久,产生过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即永阳镇游哇村的游效曾先生,他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他曾经送我一本《漫漫化学路-游效曾院士八轶华诞暨从事教学科研六十周年影集》。另外一位欧阳自远先生,他的出生地是永新县,当年他父亲在永阳镇办了一个药店。欧阳自远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是我的老学长。游效曾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是永阳小学同学。他们上小学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设在位于永阳镇东端的“龙王庙”里。正如欧阳自远院士在给游老师80华诞的祝贺词说:“贺小学同学游效曾院士80华诞:忆及抗日战争时共度小学童年时光,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往往沉醉在甜蜜的回忆中。人生易老天亦老,共度百岁”。欧阳自远院士曾经在给我的信中回忆说,“我至今清楚记得小学出门就是一条砂石马路,马路下面就是禾河,龙王庙的外面墙上还有抗战口号。” 2002年1月我在香港大学访问期间曾经抽空去拜访了也在香港大学学术交流的游老师《学问大家游效曾院士,2014年12月10日科学网》。2007年我也乘欧阳自远老师来武汉学校访问时请他吃饭。饭桌上,他对我说,“我现在吉安话张口就能来。”彰显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有一年欧阳自远院士参加南昌大学校庆活动,还抽空回了一趟老家永新,在路径永阳镇时他特地请司机绕道永阳街上看能否找到一点当年儿时读小学时的印迹。   

我和胡瑞华之间小学期间私下交往的故事不多,因为,那时候年龄小,学校组织的都属于集体活动。例如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观过老张家小学,永阳小学,观音阁小学(曲山小学)和登龙小学,这几所小学办学历史都比蒋坊小学长,规模也大一些。1958年我们还一起去过官田公社(现在称为乡)劳动割稻子,我一不小心割破一个手指,至今伤痕还在。我们还到永阳镇北边的龙彼桥大炼钢铁挑铁矿砂等。可惜我们小学毕业没有毕业合影,也许当年条件有限,没有留下任何小学影像资料。小学记忆最深刻的是许多无忧无虑的学习场景。虽然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教学条件尚可,例如有一台脚踏式风琴和台球桌子等。老师们的教学都很认真负责,主要教师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耀华,数学老师刘惠普,音乐老师游淑慧,体育老师名字记不起来了,还有一个刘锡琦老师,他可能是学校教导主任。小学校长是永阳胡家背村的胡彩芳。在我的记忆里,我只去过胡瑞华家一次,他也来过我们家一次。

蒋坊小学1959年考上初中同学有10多个。记忆中有:刘逸元、胡瑞华、肖福祥、蒋克昌、蒋梅庄、蒋育祥、胡文式、刘以德、肖名良、刘庆生等,录取比例在附近小学应该算是比较高的学校。其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刘逸元同学考上吉安一中,后来他在吉安一中完成初中和高中学习,最后考上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们北京地质学院隔壁,同属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的首都八大学院。刘逸元毕业后分配在南昌市的江西洪都机械厂工作至退休。其他同学全部考上吉安县中学。吉安县中学位于吉安县长塘乡的庙背村,是刘峙将军于1937年在他家庙背村创办的私立扶园初级中学。刘峙先生曾任国民政府江西省政府主席及国民政府的“五虎上将”之一。学校1949年停办,1955年恢复办学,命名为江西省吉安第三初级中学,后经多次更名,1959年我们上学时学校名称为吉安县中学,此后学校又几度更名,目前已经更名为吉安市第十二中学,隶属吉安市吉州区管辖。

我和胡瑞华考上吉安县中,而且一起分在三班。1959-1962年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尽管我们的户籍已经从“农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每月定量28斤,然而,由于菜的油水少,加上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总觉得肚子饿。胡瑞华同学家里人口少,生活条件比我们家好一些,他的父亲是一名船工,经常在永阳和吉安之间跑运输,所以,他的父亲常从家里给他带点吃的。初中期间经历的事情较多,我们遇到了一位令我们终生难忘的班主任王心天老师,他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初中学习生活故事我在文章《初中毕业50周年回忆,2012年6月25日科学网》和《我的初中班主任王心天老师,2020年10月1日科学网》中做过详细介绍。

1962年初中毕业,我们一起考上永阳中学高中,同时分在三班。其实,1962年吉安县共招收高一学生100名,分成两个班,高三才分成三个班。当年永阳中学属于吉安县唯一的具有高中部的完全中学。此前,我们原来所在吉安县中办过两届高中,即1958级和1959级。1959年我们到吉安县中学上初中时,吉安县中学的1958级的高一和1959级的高一两个班调到永阳中学,成了永阳中学1961届和1962届高中毕业班。

永阳中学成立于1957年,1960年才有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63届首届高中毕业生,当年就产生了江西省文科状元曾宪水,后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因为当年是先报志愿后出分,否则曾宪水同学将会是永阳中学首位北京大学的学生《母校的状元,2015年7月3日科学网》。三年高中学习,我和胡瑞华同学学习成绩都属于年级中等水平,也许我们都属于虽勤奋却不太聪明的人,高考结果也证实了这个“事实”。胡瑞华考上全国唯一的陶瓷专业行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在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具有100多年历史,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我考上北京地质学院,现在直属教育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是1952年由来自北京大学(合并了民国时期的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部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民国时期的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民国时期的交通大学-唐山学校)等著名大学地球科学学科为主要学科组建而成。

胡瑞华同学大学毕业后先在景德镇市工作了几年,然后就调回到老家吉安市工作。他工作勤勤恳恳,出任过当年吉安地区吉安市(相当于现在的吉州区)下属多个单位领导。胡瑞华同学待人热情善良真诚,老俩口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家庭,两个孝顺女儿,一个在身边,一个在北京工作成家立业。平日里老俩口尽享两个“小棉袄”及后辈们给予的温暖和欢乐。多年来老俩口基本上每年春节都要到北京大女儿家过年,住上一段时间。所以,以前我春节回老家找老同学小聚,他都很难参加。不过平常时间只要我回老家吉安小聚,他一定会来。

祝愿胡瑞华老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快乐!

2025年7月26日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南望山庄寓所

2025年8月11日提交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4972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