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回老家过大年

已有 4549 次阅读 2025-3-17 07:4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回老家过大年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今年是母亲诞辰100周年,我们三兄弟决定回老家过年。2024年5月10日出生的孙子岩芃属于第一次回老家过年,他需要在去年新修建的村里祠堂“永思堂”履行相关“入族谱”手续,俗称“上红丁”,意义非凡,他成了这次回老家过年我们刘家的“大明星”(图1)。今年我们三兄弟全体成员合计17人(我家6人,二弟家8人,三弟家3人)分别从北京(二弟家)、石家庄(小弟家)和武汉(我们家)回老家江西省吉安县登龙乡青山村过年。这是难得的一次大团聚,因为小弟儿子(我小侄子)年前完成了在英国五年博士研究生求学生涯,即将开启国内重点大学博士后研究新阶段。  

自从2014年12月23日母亲以90岁高龄去世后,在老家专职照顾母亲的二弟(他从老家县里的公务员岗位上退休)就去北京和儿子一家生活(父亲于2001年5月7日去世)。因为二弟的一儿一女,也就是我的大侄子和侄女大学毕业后都已经成家立业在北京工作生活。老家明清时代的祖屋和上世纪50年代父亲和春兰大哥合建的住房早已坍塌,所以,目前老家青山村只剩一幢父母亲和二弟于上世纪90年初盖的房子。我在青山村乡亲微信群里发表感言说:“老人们虽己仙逝,但我们兄弟及后辈们乡音乡情涛声依旧,青山村永思堂的思念之情难以割舍。”日记和图片记录了2015年至今几乎每年我们都回老家参加各种乡亲乡情活动的温馨场景。我们这些早已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农家子弟永远不会忘记生养我们的家乡故土,就像我谆谆教诲我的学生和后辈: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知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以中华儿女为荣。

为了让这次回乡过年活动顺利进行,二弟提前20天从北京回村里进行相关准备。二弟三弟在老家县城购买了住房,所以,二弟每年两次代表我们兄弟回家祭祖往往在村里和县城两地随性居住。小弟县城新房刚刚装修完成。他在石家庄的一个自然资源部下属研究所工作还有几年退休。在英国博士毕业学成归国的小侄子也提前若干天在县城新房居住继续他的学者工作生活。这次儿子租了一辆7人座的商务车于2025年1月27日(即大年28)全家6口从武汉回老家过年。当天下午5时许到达县城,住在敦厚镇新开的怡致酒店。我们和小弟一家及大侄儿侄女家一起在县城大妹(她退休后定居县城)家共进晚餐。

这次回老家过年的基本程序与往年春节相似,但内容有重大创新。大年三十的兄弟团圆饭丰盛而热闹,因为,这次三兄弟家庭成员17人全部到齐,往年春节由于儿子在国外10多年,难以赶在春节期间回国团聚以及小侄子在英国读博五年期间也未回过国。为此,二弟特地买了一张大园饭桌,以便全体成员围圆桌而坐,品尝二弟夫妇年夜饭的美味佳肴。初一上午我们三兄弟及后辈首先前往青山村的“八宝山”——黑石岭祭拜我们刘家先辈,愿他们保护凡间的刘家子孙健康成长。

从山上祭拜先辈回来,我们参加了在永思堂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初一村里大团聚。今年大年初一村里的大团聚开创了青山村建村近千年历史的先河,即全村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去年新修建的祠堂——永思堂共进晚餐。按照数千年来江西庐陵(吉安的旧称)一带的乡俗,往年初一上午的全村祠堂的祭拜活动只有男士才能参加,族谱也只上男不上女。这次孙子岩芃也上了红丁,按照辈分他是希字辈,所以族谱上孙子名字叫希芃。今年村里开始与时俱进,男女平等,体现了现代乡村的新风貌。晚餐过程中族长和房长首先讲话,盛赞青山村村民的大团结以及后辈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作,用自己勤劳双手创建家庭美好生活,村里的别墅群就是见证。然后,主持人特邀村里几个读书人(知识分子)代表讲话,彰显了数百年来村民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发言中既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芳泳,也有正在读研究生的后生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刘婷以及刚考上大学新生代表等。除了初一村里活动,家里的重头戏是初二妹妹、妹夫和外甥外孙们来拜年,作为大老舅照例给每个外孙男女发放了红包。

初三我们三兄弟及夫人和后辈前往永阳镇平原村给姨娘拜年。姨娘是他们三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和老大的母亲相差近20岁,比我小一岁,是我们父母辈中唯一健在亲人。至今仍清楚记得60年前在我的大学升学宴上尚未出嫁的姨娘给我上学托运的行李缝上“地质(学院)”标签的往事。我写过两篇文章《回忆我的外公外婆》,《两个高材生求学路上遇贵人》。文章中谈到姨父母的五个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逸闻趣事。2023年8月18日姨父去世后姨娘就主要居住在老家,往年常住深圳大儿子家。姨娘虽年近80,身体很好,她说老家空气新鲜,蔬菜无污染,加上老家邻里熟人多,生活习惯(图2)。在姨娘家门口我们合影留念。我们五个表兄弟的合影实属难得,上一次在姨娘家我们六个表兄弟(其中有一个舅舅儿子)的合影已是1997年晓英表妹出嫁的时候,一晃28年过去,真可谓“时间都去去哪儿了?”(图3,4)

儿子儿媳工作繁忙,为此,我们初三从姨娘家拜年结束前往附近三妹家午餐后直接从永阳上高速返回武汉,愉快地结束了2025年度春节回乡过年活动。        

2025年2月5日武汉家中,3月17日完成提交科学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477859.html

上一篇:聊聊“专业学术语言文字表述”话题
下一篇:聊聊学术论文查重话题
收藏 IP: 59.173.132.*| 热度|

24 武夷山 崔锦华 王从彦 郑永军 王安良 张晓良 王启云 李志林 周忠浩 史仍飞 王涛 郭战胜 王德华 李剑超 胡泽春 逄焕东 杨正瓴 李务伦 段玉聪 陆仲绩 王琛 聂广 刘跃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7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