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海南陵水“疍家人”-------世世代代以海为家

已有 4848 次阅读 2017-11-13 16:2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疍家人, 三亚陵县, 海上人家

海南陵水“疍民”--------世世代代以海为家的社会群体

游览陵水南湾猴岛,坐上长达2138米的观光索道,低头看海,出现一奇特而美丽的海上村庄。那船,那屋,那海上庭院,构成了人世间的又一民居亮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人生活在平原,有人生活在山地,有人生活在沙漠。有些人的生活环境,富饶美丽,只要勤劳便生活无忧。但也有很多人生活在黄土高坡、深山老林、漫天沙漠,虽然世世代代勤劳不止,生活依然穷困,日子艰难、环境恶烈。这好与坏、优与劣,都不是人的所愿和家庭的选择,只能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海南的海上人家,俗称“疍民”或“疍家人”,他们世世代代以海为家,以船为室,他们的渔船、船屋和网箱互相连结,互为依存,形成海上的街道和村落。传说这个族群源自秦汉古越族,晋时就由珠江三角洲迁徙到此。有的说他们的祖先多数来自福建泉州,或广东南海、顺德等地。他们只所以称为“疍家人”,因为“疍”与“蛋”形义相近,有的说是因为他们的船像蛋形漂浮在海中,有的说他们的家就像蛋壳一样在惊涛骇浪中异常险恶。不管怎么说,这群人之所以以海为家,是被逼无乃的选择,他们必有一段惊心动魄甚至血雨腥风的历史。

“疍家人”与一般的渔民不同。虽然都是以打渔为生,但一般的渔民,他们虽然长年在海上作业,但他们在海岛或陆地上的有个家,除去出海打鱼,他们能在这个陆地平稳的家里休養生息。但“疍家人”不同,他们只有海上的家,他们的全部所有,包括财产、亲戚、朋友及其历史,全部在海上。

但时代在前进,关注民生是全党的头等使命,据说现在的疍家人也开始在岸上都盖了房子,以船为家的历史正在改写。多数疍民从事网箱养殖,从养殖经济价值较低的红友鱼、海龙鱼到现在价格高昂的金昌鱼、青斑鱼、龙胆鱼,远销至香港、台湾、日本。有的渔户年收入接近百万。




仍然出海的疍家人靠政府补贴造了大船,捕捞方式采用机械化作业,船大了也更安全,近十年来海上再没出过风浪倾覆事故。

对这个群体的历史、文化,看来我们知之甚少,好在社会对这个群体已经开始关注,三亚疍家文化协会已经成立。协会以保护、传承和促进疍家文化产业发展为目的,使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疍家文化能永远保留下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1609-1085095.html

上一篇:天津一日-------见识不少
下一篇:三亚芳姐公寓,一处不错的“侯鸟”棲栖地
收藏 IP: 119.41.202.*| 热度|

2 冯大诚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