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帆
马里兰大学访学散记之四:旁听《谈判学》
2014-6-10 10:09
阅读:4252

   我从长长的课程名单上选定旁听《谈判学》,目的有三:提高英语、学习相关知识和了解美国的大学课堂。

  授课老师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教授,满头银发。当我怯怯地表示想要旁听他的课时,他高兴地表示了欢迎,但在上课前,还是征得了班上全体同学的意见后才允许我旁听。

  第一次在美国听课,对于我来说听力是最大障碍,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听同学的发言。他们的语速飞快,尽管我全神贯注费尽了力气,仍然是一头雾水。这么说吧,经常是别人说了好几句,我才能稍微反应过来第一句话的大概意思。

  一定是注意到了我费劲去听的神情,因为教授特意提醒同学们发言时尽可能慢一些、声音洪亮一些,让每个人都能听懂。在授课过程中,他自己也常常会有意停下来,问大家听明白了没有,甚至还直接问我是否听得懂。说实话,我根本没听懂,但还是赶忙连连点头表示听懂了,因为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让其他同学因为我再去重复学过的内容。

  课间休息时,教授特意到办公室打印了一份这门课的教学计划给我。每次上课的时间地点、要讨论的内容、讨论案例、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这门课的参考书目、结课方式和预期目的等,都清清楚楚。教授还告诉我,这些在选课之前学生都可以看到,也是课程评估的依据。

  每次课两个小时,教授总是先用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理清与前后知识点的关系和回答学生自学中的一些问题。剩下的一个多小时,他则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模拟谈判。

  有一次,讲到共同利益时,他从包里拿出来香槟、蛋糕、书和巧克力等,在不同的组里将每种物品赋予不同权重,然后对同学们说:“如果在半小时内,全班能通过三轮谈判拿出最优方案,那么就可以享用这些了”。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积极开动脑筋,最后得到了一个最优方案。教授便和同学们一边享用香槟,一边听每个小组和每个人谈感受,还不时地进行点评。这个生动而别致的场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到课程后期,教授对我的每一次课堂发言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也常常表扬我的一些观点,在分组模拟谈判时,还安排我与美国学生一对一地进行,让我从语言到思维都快速得到了提高。

  有两次晚上的课结束后,教授还主动开车送我回家。我问他:“为什么没有人逃你的课?”

  只见教授耸了耸肩,笑着回答:“因为我课堂上有吃的啊!”看我发愣,他突然反问:“那你为什么不逃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远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5403-80208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