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dabin9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dabin98

博文

突变之美 精选

已有 19190 次阅读 2013-5-28 20: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日常饮食中,玉米深受人们喜爱,在玉米原产地南美洲,则是印第安人的主食。早在7000多年前,聪明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祖先大刍草进行驯化栽培,至今已有20多个品种,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玉米是一种高禾植物,豆类是低禾和蔓藤植物,印第安人将二者进行套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间作技术,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但在当时这是了不起成就。印第安人成就了玉米,玉米则由于其丰富营养、高产量和广适性构筑了印第安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美洲印第安文明也可以称之为“玉米文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发现,使得玉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可能。中国自十六世纪中期开始引进玉米,至明朝末年,玉米便在数十个省份种植。

20世纪30年代,玉米是最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后来由于拟南芥的异军突起,玉米研究开始没落。不过现在随着人们对粮食日益重视,玉米研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突变体入手,对玉米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是目前最为主流研究手段,因此获得一个好的突变体,则成了遗传学家们梦寐以求事情。什么是突变体呢?简单说就是性状发生了改变的材料。这些改变可能由基因突变造成,也可能由于外部环境改变影响,遗传学上所用突变体一般都是由基因突变造成。很多原创性成果,都是从发现一个突变体开始。

玉米中有很多突变体,人们关注最多是与产量有关的籽粒突变。其中有一类突变体胚乳表现出不透明或粉质柔软表型,将该类突变体称为opaque(不透明),在该类突变体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opaque2(o2)。1964年美国普渡大学的Mertz等首先发现了o2突变体,该突变体可导致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大幅上升,这对以玉米为主食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长期缺乏赖氨酸会导致疲劳、虚弱、恶心、呕吐、头晕、贫血、发育迟缓。然而直到1987年,Schmidt才通过转座子方法克隆到了这个基因,该基因编码蛋白质是玉米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转录调控因子,目前该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优质蛋白玉米培育上。这类突变体从o1已命名到o15,被克隆有o1、o2、o5、o7。

下面这副照片是o2突变体,您觉得那些籽粒是突变籽粒?

我们切开看看其表型吧,下面这副图是o7突变体,哪个是突变体呢?

突变体o12的幼苗,三叶期是其最美的绽放,随后走向凋亡。

路边上卖那些甜玉米,吃起来感觉很可口香甜?您有没有考虑过煮了那么久,为什么总也煮不烂?甜玉米是由于其淀粉合成酶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籽粒内蔗糖大量积累,所以吃起来很甜,成熟晒干后籽粒不会那么饱满。我们的sugary1突变体,籽粒很甜。

 与sugary1表型有些像一类玉米突变体称作shrunken突变体,看看下面这个突变体所在背景,真叫一个漂亮啊。懂图位克隆朋友看了肯定很开心,以该突变体籽粒作为群体,挑错种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通常我们见过的玉米剥开外面包衣后就是玉米籽粒了,然而有一类玉米除了这层包衣,里面还穿了一件“衣服”,需要再次剥开后才能见到真容,被称为tunicate突变体。

当有一天您走在玉米地里,看到这么一株“白毛女”,您会感到新奇吗?对遗传学家来说,发现她的激动之情肯定愉悦不得了,很美。

还有很多玉米突变体,美丽异常。导师曾说过一句话:“科研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之前并不理解,当真正接手这些突变体后,与其朝夕为伴,才发现这些小精灵是那么美丽,虽然坏坏的,但却给我们打开了通向未知的一扇门。

图片来自玉米数据库MaizeGDB和百科,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57244-694422.html

上一篇:分子标记开发与筛选之SSR
下一篇:从孟德尔到印德尔(InDel)
收藏 IP: 111.186.107.*| 热度|

53 姜虹 戎可 曹聪 陆俊茜 陈小润 张忆文 赵美娣 唐凌峰 边媛媛 李伟钢 李天成 虞左俊 张博 鲍得海 郑环泉 汪晓军 吕喆 苏德辰 李竞 吕洪波 杨正瓴 张海霞 李土荣 朱晓刚 郭峰 李学宽 沈海军 武夷山 高建国 李璐 廖晓琳 王嘉文 庄世宇 金小伟 张玉秀 赵婧 陆雅莉 徐传胜 戴德昌 刘光银 张檀琴 柳海涛 曹成 张全成 周杰文 曾新林 aliala zhoulangxiucai Kaji GDHBWQ biofans wliming lxy20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