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楷
SARS十年与转化医学随感:临床皮质激素治疗的双刃剑?! 精选
2013-3-25 21:44
阅读:7332

                     SARS十年与转化医学随感:临床皮质激素治疗的双刃剑?!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已经显现出要大张旗鼓地展开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多学科合作的转化医学研究势头,这当然从主观意愿来看是好事,但是值此2003年我国爆发SARS(冠状病毒)流行病10周年之际,看到了钟南山院士当年在国家级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当时有媒体问我,SARS是否已得到控制,我觉得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说,根本没控制,病因也不知道,发展规律也不知道,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只要能救活,什么办法都可以,而当时病因是衣原体的说法......”。至于后来经过香港和南北内地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出SARS病因是冠状病毒所致;结合后来对SARS患者皮质激素的治疗情况,这就不得不引起笔者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国的基础医药学研究是很落后的,至今亦然。基于体制的制约,很难有真正意义上项目的密切协同合作关系,管理者(领导)偏重于政治,疏于或根本就没有业务协调领导能力,故在那非典SARS爆发期间,真是难为了从事呼吸病临床治疗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以至于他不得不讲出了上述无可奈何的治疗方案。这就是国内过去数十年基础医学的现状,难怪《十二五》将沿袭多年的生物医药学分开提出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这也许就是当前高喊转化医学的由头吧!

 

其次,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基础皮质激素药物的生产大国,且高效及中效的抗炎糖皮质激素,例如地塞米松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市场,甲基强地松龙生产也取得较大的技术进步;然而SARS爆发期间的临床皮质激素治疗却出现了滥用的情况,以至于现今存活下来的数以百计的SARS患者出现了感到“生不如死”的感受,如股骨头坏死,全身疼痛等症状,患者十分痛苦。其实,据钟南山院士发布激素治疗结果,他们在对SARS患者采用甲基强地松龙2-4mg/kg剂量,最高达240mg治疗剂量,股骨头坏死发病率广东SARS患者为2.4%;其他地方医院盲目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与广东比较,高出5-10倍,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达30%。这就是SARS患者激素治疗滥用的严重后果。

 

最后,值得引起关注的是,今年两会后国家专门设立了食品及医药监督管理部门,但愿今后我国的医药卫生及健康事业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稳步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切实强化基础医学研究成果无缝地向临床医学转化,这就是转化医学的应有之义吧!这也是民生关注的重大问题,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相关专题:“非典”十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顺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804-67393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