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与数学
语文课是中小学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语文课时数最多,需要学习的时间最长。
语文学习的是语言和文字,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学习各种文章来达到熟练使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各方面的文化水平。
语言文字是记录人们思想和各种知识的工具,也是一个人学习前人思想和积累起来的知识的主要手段。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这里的所谓交流,就是要弄懂其他人(包括前人和今人)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让别人能够搞清楚自己说的或写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学习语文课的主要目的。
既然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看懂别人的文章和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我们现在所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语文课上要学习那么多古代汉语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古人用文言文写作的散文和诗词呢?
首先,现代汉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古代汉语逐步改变而来的。它的字基本上都来自古代汉语,许多词语虽然与古代汉语相似或相同,但是这些字和词语的含义多多少少发生了变化。
我们今天的思想,有许多是古人那里传下来的。我们学习和了解古代汉语,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思想,以更好地了解现代人的思想和理论。
所谓古代汉语,也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古人口语并不多,看到的主要是他们的书面语即用文言文写作的文章。
为了了解古人的思想,就需要看他们的著作。要看他们的著作,就应当懂得他们的语言。
看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的作品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翻译的过程必然伴随一个信息丢失和歪曲的过程,翻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总夹杂着翻译者的思想。看翻译的作品总不如自己去看原文的好。
我只学现代的思想,只看现代的文章,不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现代人的作品中,难免夹杂一些古代的词汇、语句甚至章节,如果一点不懂文言文,看到现在文章中的文言词汇、语句,就会产生麻烦,甚至看不下去,不知作者要讲述的意思是什么。
这里我就想起来我们学理工科的人看文献常常遇到数学问题。我们理工科的学人读文献,有时候看到不懂得的数学式子,一个方程,几个符号,就往往是一个拦路虎。一点不懂这些符号,不懂方程的意义,就麻烦了。
用现代汉语所写的文章中,不免遇到的文言文,就好像理工科文献中的数学式子,弄得不好,也就是一个拦路虎。
现代人学习文言文难免会有一些困难,因为它毕竟不是今天我们所用的语言,除了阅读文言文之外,平时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语汇、句子。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把文言文弄通了,看现代的文章,一般不会有什么困难。因为我们平时说的话,相互交流,都是用现代汉语。生活上的语言,都是现代汉语,从小听父母的教导,与小朋友们玩耍,都在学习现代汉语。从小学习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等课程,都在学习现代汉语。所以,只要把文言文弄通了,学习语文就不会有大的困难。
与之类似,学习理工各科课程的过程中,数学最为重要,学习数学也容易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学好了数学,再看物理,就比较轻松。大学的普通物理,无非是一些微积分的式子。即使是四门力学课程,也无非是一些微分方程,再用到另外一些代数之类的数学。学好了数学,对于化学和生物的规律,也容易理解。弄好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再转学各种工程,也不是天大的难事。
学习语文,难点在文言文。不懂文言文,遇到文章中的古文,就是拦路虎。学好了文言文,学习语文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困难了。学好了语文,不但工作中有用,一辈子的生活中都有用。
学习理工科,难点在于数学。不懂数学,遇到文献中的数学式子,就是拦路虎。学好了数学,学习理工各科,也不会有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
当然,这里的“学好”,是指真正的弄懂,而不是只会做题,做那些只是考试的时候才有用的题目。弄懂和在现在的考试中取得高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总而言之,学习语文必须要学习文言文,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学理工科的一定要学习数学一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6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