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旦”
元旦到了,新的一年开始。
在我国,2022年元旦是第111个与夏历(即农历)大年初一“分家”的元旦。在1911年以及以前的那些年里,元旦这个词,都是指夏历正月初一。也就是说,在那些年月,国家的历法是夏历,而从1912年1月1日开始,国家的历法改成的与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公历”。
这是一件大事情。我们做事情总是需要记录时间、地点等信息,历法的一致可以大大减少在记录和交流信息时引起的麻烦。孙中山先生宣布的“公元”历法,是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
我们原来的历法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要改成公历呢?
我们知道,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指标,我们的统计都以年为单位。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
现在我们的公历,一年是365天,加上每隔3年闰一天,每隔300年再减少一个闰日,就非常接近于回归年了。现在的每一年有365日或366日,是与一个回归年最接近的两个整数日。这样的年与回归年间的误差不超过一日。不同年之间的差别,也最多只有一日。
我们传统的夏历,一年12个月,一个月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只有354日,再加上每19年7个闰月。虽然在长期的运行中,其平均值也与回归年非常接近,但是实际上具体到每一年,就是354、355日(平年)或384日(闰年)。这样,夏历的每一年,与回归年的误差,就将在-11日到+19日之间,而年与年之间的差别可达30日之多。这样的差别,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条件下,或许还能够容忍,而在现代的工业和信息社会就完全是不可允许的。因此,历法的改变,是我国开始要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一个标志。
旦字的造字方法一般称“指事”。字底下的一横表示大地,日出大地,万物得到了光明,所以,旦就是清晨、就是天亮了。自古以来,人们往往从清晨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天,有新的气象,天下更加太平、国家更加繁荣、老百姓更加幸福。每一个人对自己也是希望一天更比一天好。正如古代的商汤在自己的澡盆上刻下的座右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由此,旦也被引申为一天。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如果把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岁月“浓缩”成若干天,那么在把元旦改成公历1月1日的前后,也就是20世纪初的二十来年,可以看成是新的一天的早晨,一个新的“旦”。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轮换兴替的漫漫长夜。在这个新的早晨,我国的教育和法律制度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小学生们不再只是背诵着四书五经、子曰诗云,他们要知道地球上的大洲大洋、公民与法律,要懂得方程的解法、生物的进化、氧气和氮气、摩擦和电荷等等。在这个新的早晨,传来了包括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在内的新思想。这些新的思想,经由先进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给中国带来了光辉灿烂的新的日子,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它已经影响了中国此后的100年,带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还将对全世界的21世纪剩下的年月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很凑巧的是,在人类科学的历史上,20世纪初的那二十多年,也可以看成科学史上一个新的早晨或者新的一天,一个新的“旦”。在这个“旦”,诞生了两个伟大的科学理论,相对论与量子论。人们知道了,养育我们生活的实在世界,确实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且明白了什么是原子。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逐步弄清楚了由原子组成分子、组成晶体或非晶体的固体和液体的大致框架,从而创造出许许多多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新物质。利用这些物质创造的各种“工具”,我们人类的力量变得空前的巨大。二十世纪以来的创造,远远超过了人类过去千万年里所有创造的总和,而且还在继续以指数曲线的形式增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人类仍然是年轻的,仍然好比早晨初生的太阳。
旦是早晨。旦夕或旦暮就是早晨和晚上。过去儿女在身边伺候年迈的父母,称“旦夕奉问起居”。
从早晨到晚上,这一天是很快就过去的,所以旦夕之间引申为很快地意思。用得多了,这“之间”二字往往被忽略,直接写成了旦夕,换句话说,旦夕也就引申为很快。例如,危在旦夕之间,就是危险很快将来临,后来写成了危在旦夕。同样,命在旦夕,就是很快就可能会丧失性命。旦夕祸福,就是祸福变化很快,祸福无常,但这个词往往偏于表示祸害不时会来。
在传统戏曲中,凡戏曲中人物是女性的角色就称为旦角,这是一个戏曲行当。
传统戏曲中许多“女一号”是贤妻良母、正派女子,称为正旦,她们都是中年或青年,如王宝钏、秦香莲等,这些角色过去在京剧舞台上多穿黑色褶子(外衣),所以在京剧中正旦也称青衣。老年女子,称老旦,如佘太君、李太后等。俏丽活跃或泼辣放浪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则称花旦,如红娘、金玉奴等。勇武的女性,需要武打的,则称武旦,如杨排风、孙二娘等。其中着长靠需要“骑马打仗”的往往称刀马旦,如穆桂英、樊梨花等。女性的丑角,则称彩旦,如媒婆、禁婆等。
清代的戏曲演员,基本上都是男子,显然,旦角也都由男子扮演。因而戏曲中旦角的发声方法,包括唱和道白,也都由男子发明而适合于男性。民国以后,女演员逐步增多,但是最好的旦角演员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和程砚秋)都是男性。1949年以后,女演员迅速增加,到“文革”期间,就不允许男演员演女性角色了。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少数男演员去演女性角色,这些演员被称为“男旦”。这是一个新词,只是表示演员,并不是行当。这个词是过去没有的,因为过去旦角由男演员所演是常例。
为什么女性角色这个行当被称为旦角呢?关于戏曲行当生旦净末这些名称的来历,一直没有一个使大家都信服的说法。因为戏曲演员在封建社会属于“下九流”,为“正经的”文人学士们所不齿,很多说法只是传言而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
清代梁章鉅的《称谓录》说:“生旦诸名,自宋已称。然《武林旧事》所载,亦多不可解”。接着他引用了明代胡应麟的《庄岳委谭》中间的一段话:“传奇以戏为称谓,颠倒而无实耳。故曲欲熟而命以生也,妇宜夜而命以旦也,开场始事而命以末也,涂污不洁而命以净也。”即认为生旦净末都是“戏称”,是故意反着说的。如明清传奇一开始总有一位演员(往往是班主)先上台说唱全剧梗概及宗旨,这种角色就把“始”反过来,称为“末”。
关于古代戏曲中的一些知识,我曾经写过一篇《闲说<牡丹亭>》(2014-5-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796900.html),其中略有介绍,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见该文。
旦字还有一个义项,与现代科技或工业有些关系。它在化学纤维行业中是纤度的单位。9000米长的一根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就称为这根纤维的纤度,单位称旦尼尔(Denier),简称旦。显然,旦数越小,纤维就越细。随着技术的发展,超细化纤织物的很多性能(如吸湿性、保暖性等)都会大大改善,甚至产生质的飞跃。这会使人们对这些化学合成纤维刮目相看。
纤度与过去习惯用于描述棉纱粗细所用得支数不同。棉纱的支数是单位质量棉纱的长度。支数越大,棉纱越细。
棉纱的支数用于描述纱的粗细,而纤维的旦数用于描述纤维的粗细。棉花的纤维是天然的,其粗细我们很难改变,人们只能控制纱的粗细,而化纤的纤维粗细则是随着技术的改变而人为控制的。这是二者很大的不同之处。
元旦节日放假,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31924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