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民
美国大选:农村包围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问题
2018-8-16 23:53
阅读:6368
标签:美国大选, 城乡差别, 蓝领工人, 少数族裔

 

mmexport1533714697758.jpegScreenshot_2018-08-08-16-18-31.png

美国的大选地图很有意思,大面积的红色(共和党选区)包围了斑斑点点的蓝色(民主党选区),支持共和党的选区占美国总面积的90%以上。但不到国土面积10%的民主党选区里集中了全美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在东西两洋海岸和靠近墨西哥的边界地带(主要是移民的选票),即是共和党选民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中小城市。而民主党选民主要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及周边地带,这就是美国大选的农村包围城市。农村选区主要是传统的美国人,其思想相对保守和共和党的政治主张一致性较高,因此,对共和党有较高的忠诚度。即使代表共和党的不是特朗普,而是其他阿猫阿狗,农业州支持共和党的可能性较好。当然,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极大伤害了农业州的利益,农业州的共和党人一定会在下一次党内初选中阻击特朗普。

特朗普之所以能以黑马姿态取得了大选胜利,关键是他获得了大湖区产业工人阶层的一部分支持,他们传统上基本是民主党选民。当然也有民主党自身问题。

现代资本主义是机器吃人代替了羊吃人,也就是劳动力相对过剩愈发严重。即使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就是按照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少数技术精英会认为他们的价值大量被剥夺去养失业半失业者,他们不可能忍受同社会中下层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和发展(包括子女受教育)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上层中产者成为了大资本的同盟者。因此,在美国除了保守的农业州以外,收入越高的阶层,共和党的支持者越多。而失业半失业者也不会满足比别人低得多的收入和机会。他们担心的不仅自己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子女仍然也是失败者,即所谓的福利陷阱和两极分化的代际积累,这也是欧美阶层矛盾重重的重要表现形式。

劳工阶层,特别是劳联-产联等工会,一直是美国民主党的竞选基础。但是从克林顿-布莱尔时期,提出第三条道路以来,美国民主党更加依赖新经济,而不是产业工会。大湖区——美国老工业基地白人工人的集体“叛变”是希拉里.克林顿在外部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没有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的重要原因,虽然她得到的选民票更多,但以微弱优势丢掉了大湖区关键的几个州,所以选举人票输的很惨。当然很多白人蓝领工人,并没有叛变,他们同样不喜欢共和党、特别是特朗普。他们是以沉默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如果是桑德斯参议员竞选总统的话,在动员民主党的支持者投票特别是青年和劳工阶层选票的方面,可能会超过希拉里,民主党赢得大选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美国人口最多的四个州中,加州和纽约州,民主党的地位一直很巩固。传统的共和党大州德克萨斯,距离美墨边境越近,民主党选区也在显著增加。加利佛尼亚和下密西西比地区由于黑人和拉美裔的影响,也在从共和党的传统领地,变为重要的摇摆州。共和党特别是特朗普如果不改变其民族政策,未来是没有前途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112960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