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的博文 “设立长期资助的诺奖基金已经刻不容缓”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940&do=blog&id=1140471 ) 受到了广大博主的强烈反应,支持者不少,反对者有之,中立者也有一些。仅仅2天的时间,目前,该博文已经成为本周、本月评论第一,半年内评论第三。
不管立场如何,大家都很关心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都很想我国能超越日本,成为科技大国,也成为诺奖大国。很多朋友认为,科学研究就应顺其自然,不要设立什么诺奖基金。我认为此言差矣。日本就是设立了明确的诺奖目标,才实现了诺奖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科技界,尤其是科技管理部门,不能再羞羞答答、无为而治,应该旗帜鲜明、有所作为。
名正则言顺,雄心壮志才能催人奋进。首先要设立诺奖目标,比如2019-2049,拿30个诺贝尔科学奖。其次,要设立专门的基金。在与诺奖相关的学科,不能再搞宽泛的优青、杰青等人才计划了。优青的目标是杰青,杰青的目标是院士,都是在国内自己牛、内部斗,目标是国内领先、国内第一,没有瞄准世界科学难题和世界领先水平。
不管从论文篇数、引用次数、科学装置哪个角度来看,我国科研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到了获得诺奖的临门一脚的关键阶段。尤其,我国科研人员人数世界第一,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很容易选出一些精兵强将,去全力以赴冲击诺奖。只有这样,我国的诺奖才能不断获得重大突破。
有博友认为砸钱砸不出诺贝尔奖,我也这么认为。我说的经费按需分配,并不是经费越多越好。理论物理研究所需的经费就很少。我强调的重点在于选择一部分科学家是进入科研特区,一心一意做科研,在冲击诺奖的10年内,不需再申请项目,不需参加年度考核,不需去争抢帽子。至于经费,也可以按年度拨款,先拨第一年的经费,化完了按需再拨。至于大型设备仪器的投入要国家另行拨款,而且为国内同行所共享,以避免大的重复投资。科研其他的投入其实是很小的。
至于名称,也许诺奖基金太直接,给科学家压力太大,可以换个名称。我建议以已经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目前已有9位华人获得。在NSFC特别设立基础研究突破基金部,专门负责落实冲击诺奖,下面包括九个基金。以后再有华人获奖,可再与时俱进增设基金,该基金名称与获奖人的特长和学科基本相对应。
建议这九个基金分别为:李政道理论物理基金、杨振宁理论物理基金、丁肇中实验物理基金、李远哲实验化学基金 、朱棣文实验物理基金、崔琦实验物理基金、钱永健生物化学基金、高琨技术物理基金和屠呦呦生物医学基金。在前辈诺奖获得者激励下,在专项基金的大力资助下,我相信获得这些基金的科学家们将更有信心、更专心地从事高难度的科研原创活动,取得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实现中国诺奖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专题:2018年诺贝尔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40-114079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