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地震台网数据更新滞后性对盈江地区震情判断的影响

已有 2510 次阅读 2014-8-15 17:12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数据更新, 中国地震台网, 地震目录精度, 滞后性

2014年8月7日更新中缅边境地震区1的数据时,发现2014年5月30日盈江Ms6.1级地震的临界值能被较准确地预测(图1),其孕育过程严格遵循着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这与之前的判断不同。

 

1 中缅边境地震区11976.7.21-2014.8.7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

(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5月30 日,盈江Ms6.1级地震发生后,俺写了一篇博文:

今天云南盈江发生的Ms6.1级震群是什么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798940

【认为该地震是前震事件。】

6月4日,感觉当时的判断有问题,于是俺又写了一篇:

对中缅边境地震区1的震情判断复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00411.html

【重新复核后发现该Ms6.1级地震不是前震事件。Ms6.1级地震发生后,新活跃幕开始后的第二锁固段已发生宏观破裂。】

为什么不同时间的判断差异如此大呢?原因何在?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更新的滞后性影响了俺们的判断,请看:

2014.5.24Ms5.6级(已调整为Ms5.9级)地震发生后,到2014.5.30Ms6.1级地震发生前,计算该段时间范围CBS值的地震事件:

第一次:61Ms3级地震个数是996

第二次:63Ms3级地震个数是1126

第三次:87Ms3级地震个数是1987

 

在此,顺便科普下中国地震台网目录产出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的产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速报目录,对于国内Ms3.0以上和国外5.0级以上地震在1090分钟内产出;第二阶段是地震快报目录,对中国台网可监测到的国内外绝大部分地震2天后产出;第三阶段是正式目录,对中国台网可监测到的所有国内外地震,以周为单位,在第3周末产出第1周的正式地震目录。
     
在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时,我们只提供一套统一的地震目录,内容由以上三种目录拼接而成,即最近2天的数据是速报目录,最近第328天的数据是快报目录,再往前的数据是正式目录。快报目录产出后将替换掉速报目录,正式目录产出后将替换掉快报目录。用户在浏览、下载数据时可以看到不同时段数据的说明和标注。 

http://data.earthquake.cn/data/index.jsp?no=11&number=28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目录数据精度和数据更新的实时性,直接影响我们对“有震、无震”的判断和发震时间窗口的判断。近3年来,地震台网测定的数据对大事件震级偏大,而小事件震级偏小。俺之前也写了多篇博文进行过善意的批评。地震目录是我们预测强震的基础数据,数据测不准且提供的数据不及时,再好的预测理论也无用武之地。

2014年,俺们已经被“数据精度”问题坑了两次,一次是对2014年盈江Ms6.1级震情的判断;另一次是201483鲁甸Mw6.1级地震发生前,对昭通地震区震情的判断。真滴,最近被气晕啦。

2014/8/3日云南昭通Mw6.1级地震孕育过程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816865

俺想对自己和中国台网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再回到中缅边境地震区1,该区是一个7级以上大震危险区。预计到达临界值时(估计3年内),该地震区在盈江附近将发生Ms6.1~6.7级地震。在强震发生前,该区还将发生Ms5.8级左右的preshock or foreshock事件。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出该博文,违者必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819800.html

上一篇:2014/8/3日云南昭通Mw6.1级地震孕育过程分析
下一篇:永善Ms5.0级震群事件发生后,西昌地震区目前的状态
收藏 IP: 159.226.119.*| 热度|

3 吕喆 王少凯 徐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