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清
科研的最高境界之我见 精选
2021-5-4 09:33
阅读:16278

近来,我看到几位博主谈科研境界的博文,深受启发。因此,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讨论拍砖。

我很喜欢金庸先生的一句名言:“无招胜有招。”这句话出自《鹿鼎记》,完整的原话是:“古人说道,武功到了绝顶,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为便于理解“无招胜有招”的精髓,这里举一例说明。一位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他之所以能够随时随地信手拔枪百发百中,凭借的已不是当初学到的套路和招式,而是直觉和本能,或者说是“枪感”,这便是神枪手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以上说明,真正的高手,以不再追求修习新的招式为目的,而是具备了“创造”的本领:(1)能以一颗浑心随心所欲应对天下招式,即以不变应万变;(2)每遇上新的招式,出手就是相应的破解之法——如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因此,创造力,是各路人士进阶的不二法宝。《笑傲江湖》“传剑”篇,独孤九剑传人风清扬对令狐冲说:“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要成为武林高手或大诗人,靠模仿不行;要成为科研高手,唯有靠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才能梦想成真。

然而,每位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有所不同,即大多数人只能做从“1N”的改进式工作,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取得“从01”的原创成果。事实上,科研就是求“道”的过程,探出的“道”越趋于本质(最底层的结构、行为和规律等),则创新程度越高、价值也越大。所谓原创就是找到了本质之“道”。

在我看来,能做出原创成果的科研人员,一定是灵感加持的人,一定是悟性极强的人,一定是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的人,一定是把知识的运用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人,一定是刨根问底的人。这些人,善于瞄准世界性科技难题攻关,靠自己深度思考谋求解决之道,靠自己的智慧和灵感寻觅突破口;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则往往茅塞顿开一通百通,从而走上了“自然而然”之道,即直觉和本能常与自己形影不离,绝妙的想法是那么自然——浑然天成、顺理成章,此乃“无招胜有招”是也。科研做到这种程度,科研人员才能体会到科研之乐,才能享受到科研的成就感,才能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

参考(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28495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