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uaif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uaifeng

博文

[转载]高原所揭示梵净山沿海拔梯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已有 128 次阅读 2025-4-25 08:2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山地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物种共存和多样化的特殊生态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理解山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天然林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梵净山是以保护黔金丝猴、珙桐和梵净山冷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海拔高差达2000 m,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梵净山沿海拔梯度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揭示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中亚热带生态交错区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高原所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基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的81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分析了沿海拔梯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植物功能组成、植物物种丰富度、系统发育多样性及其土壤细菌与真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揭示植物多样性与非生物因子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壤细菌α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真菌α多样性呈单峰型分布,在海拔1000 m处达到高峰。植物叶片磷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驱动因素。植物亚叶片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和叶片干重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对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叶片碳含量、氮含量和磷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对真菌β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研究揭示了植物功能性状组成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对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了将植物功能性状纳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重要性。

2B832991B17FB55140E47EF05B2_52191EAD_13D47.jpg

1 土壤细菌和真菌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CE16CE64CC4F269E7A45A5C321_D6460019_9D7A.jpg

2 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αβ多样性的综合影响

该研究于近期以“Altitudinal influences 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The pivotal role of plant functional composition in shaping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为题发表在农林科学二区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硕士研究生郭志红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帅锋研究员与苏建荣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同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王同立教授、高原所的黄小波副研究员、李聪博士、马驷驹硕士及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杨妮副局长、李海波和张涛参与了本研究,并有重要贡献。感谢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对该研究的支持。该研究得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CAFYBB2021ZA002CAFYBB2020ZA002)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5AC160036202401AS070016)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5.12272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1511-1483329.html

上一篇:[转载]镇康南捧河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勐仑翅子树
收藏 IP: 183.224.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