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517h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517hy

博文

被地方领导枪毙的稿件

已有 4753 次阅读 2013-2-23 20:41 |个人分类:新能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被地方领导枪毙的稿件

坚持新能源“热能”路线,人民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产业,中央网络电视能源频道等媒体陆续发布了这一观点,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今年初,受某地方刊物总编的约稿,撰写《太阳能热气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排版(见附件2),在发刊前,被某地方领导枪毙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各位高手指点。

附件1:原稿件

附件2:排版截图

 

 

太阳能热气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研究员  吴曜圻

 

摘要:提出适合国情的太阳能“热气”发展路线,指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供虚实整合,四级放大的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能源  太阳能产业  发展模式

 

引言

太阳能产业经过了前段时期以光伏为主的投资狂潮后,进入了低谷,有的企业破产,许多企业在经营上举步维艰。中国在光伏项目方面的投资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拉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效果不佳,市场价格偏高。太阳能产业何去何从?反思中国太阳能产业所走过的历程,首要的问题,是发展路线的问题。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一、太阳能“热气”路线

当前的太阳能产业在能源转换技术方面主要有二条可供选择的路线,一条是以太阳能光热应用为代表的,优先转热的“热气”路线,另一条是以光伏为代表的,优先转电的“电气”路线。西方发达国家选择“电气”路线,是建立在将污染大的产业(光伏电池生产)置于发展中国家的前提下的。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光伏电池生产能耗高,污染大,得不偿失。走“电气”这条路线,短期利益较大。然而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跟随西方“电气”路线并不适合国情,必须改变这一路线,尽快转到适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上来。

比较“热气”与“电气”路线,有如下事实:

(一)、转换效率。热能的转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以太阳能为例,集热效率可达90%以上,而目前商业化的光伏产品的发电效率在20%以下。

(二)、储能成本。储能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品质,满足高峰期能源供给的需要。以目前的技术看,储热成本远远低于储电成本。

(三)、制造基础。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巨大的市场。热能产品的原材料是钢铁,玻璃,水泥等,中国通过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制造这些原材料的强大产能。中国在低温端热能产品(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温度在100度以下)应用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具有向高温端热能产品(做饭,取暖,发电等,使用温度在300度以上)发展的动力,市场巨大。

(四)、相互关系。解决了“热能”问题,就间接解决了“电能”相对紧缺的问题,还能降低能源消费的总成本。能源终端70%80%是以“热能”的形式消费,直接使用热能,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费。直接使用热能的成本较低,以空调为例,可降低能耗30%70%

(五)、“热器”市场。如同“电气”的应用产生“电器”市场一样,“热气”的应用将产生“热器”市场。太阳能高温热源可用于太阳能制盐、海水淡化、太阳能制氢等工业领域,也可用于食品、烟草、餐馆、宾馆、洗浴、医院、学校、商场等企业和场所,提供中高温热源(替代锅炉)、热水和冷、热空调。小型的太阳能高温储热站可满足家庭与单位的烹饪、供热(开)水、供暖气、烘烤等使用要求,替代燃煤、燃气锅炉,比如家庭、单位、哨所、检查站、企业职工宿舍等多种使用单元。并能创新建立一种“太阳能热器”产业,生产相应的配套设备,还可衍生热能炉具、热能烤箱、热能饭煲等产品。

从能源转换效率、制造成本、市场拓展等方面考虑,在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技术路线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热气”路线。

 

二、太阳能“热气”产业

太阳能“热气”产业,通俗讲,就是将太阳能以高温的形式储存起来,转化为“热气”(高温空气、水蒸汽或者其它介质气态热,热管或者热超导直接导热),用网络输送给用户而形成的产业(链)。这种高温“热气”管网可替代燃气管网形成新型的自然垄断商业模式。

太阳能“热气”产业链包括金融投资,生产制造,工程建设,管网运营,托管服务等多个环节。

(一)技术成熟度

太阳能“热气”产业的技术来源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源与热发电两部分。太阳能“热气”产业所依托的技术是太阳能热源部分的技术,包括集热、换热、储热、导热、用热等部分。

集热技术常见塔式、槽式、碟式技术。塔式、槽式集热技术集热效率较低,需要大面积的采光面积,不适合在地价较高的城市应用。碟式或者盘式集热可制造成模块化的集热器,布局灵活,可利用城市中的零星采光面积。太阳能“热气”的热源主要依托碟式或者盘式集热技术。

换热技术,也就是将太阳能的高温取下来的技术,俗称“摘太阳”技术,这是碟式集热技术构成系统的关键技术。目前已经突破,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储热技术,相变储热技术在太阳热发电系统中广泛应用,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导热技术,常用蒸汽导热与热管导热,蒸汽导热是非常成熟的技术,热管或者热超导是较新的技术,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

用热技术,也就是直接利用“热气”的技术,如蒸箱,夹层锅,热驱动空调等,目前市场上有较多的品种可选择。

在实际应用时,用模块化盘式集热储热系统构成分布式热源,避免了集中热系统的主干网建设,可因地制宜为用户提供经济的“热气”。

(二)、自主知识产权

西藏华冠公司2005年引进美国簇式(多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在西藏发改委立项。2006年发现美国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2007年在西藏立项研发太阳能高温储热器。2008年西藏华冠公司将光伏业务出售给天威保变(上市公司),将光热技术打包成立西藏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西藏科技厅同意,所有技术成果归新能公司所有。2009年通过专家验收,获得三项发明专利。

这些专利不但解决了点聚集换热问题,还实现了点聚集单轴跟踪,充分利用现有的太阳灶生产能力,使制造成本降低。可构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盘式模块化集热储热系统。

2010年为实现产业化,将项目从西藏转到成都高新区创业。2011年产业化的前期调研,2012年申报国家创新基金,2013年将试用科技金融方法实现项目的产业化。

为实现项目的产业化,项目主持人对新能源产业进行了跨学科研究,出版了世界第一部新能源软科学研究原创专著《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能量范畴的产业规律研究与应用》。

多盘式太阳能“热气”系统应用(设计图)

多盘式太阳能“热气”管网(设计图)

多盘式太阳能“热气”系统框架集热模块(实拍)

 

多盘式太阳能“热气”系统伞型集热模块(实拍)

 

(三)、投资问题

在现阶段,新能源产业都是由政府支持驱动的。太阳能“热气”项目在战略层面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沟通是顺畅的,但在实际申报项目时,会遇到程序障碍。在申报成都高新区科研项目时,评分较低。在高新区推荐到成都市高层次创业人才评选时,遇到光伏技术背景的专家反对。不过,孵化园领导一直看好本项目,给予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对项目主持人是极大的鼓舞。

与投资公司对接,也是在战略层面与高层领导汇通顺畅,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一是还没有证明收入的财务数据,二是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集成示范。

面对困难,我们积极尝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

 

三、创新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一种创新发展方向,通过金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虚实整合模式                             

“虚实整合”模式是一种基于金融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虚指知识产权,实指区域经济资源,整合指项目载体。虚实整合就是以项目为载体,匹配知识产权(专利池,品牌,商业模式等)和经济资源(土地,能源,矿产,资助,税收政策,专营权等)形成产业集群。起到资源转化器与资金放大器的作用。

资源转化器,就是将低价值的资源转化为高价值的经济资源。原理是,应用新科技,发现新资源,建立新产业。例如,应用生物转基因技术,将原来的荒地转化为种植生物能源植物的土地,提供原料,建立生物能源产业链。同理,可在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新产业。

资金放大器,应用金融手段将资金放大,也就是金融杠杆放大。例如,某地将1亿元的科研费交给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安排,后者先将这1亿元存入银分,获得8亿元的贷款。用这笔贷款为项目提供20%的前期投入,获得80%的基金跟投。这样,实际使用资金就放大到了40亿元。

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于20121229日授权汇通金控集团成立西南业务中心,准备在成都选点,基于知识产权,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企业加速发展。汇通金控集团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无地域限制的民营金融创新机构,将全面引进天津科技金融模式(集合信托,经费担保等),为地方政府建立新产业提供资金与知识产权。

太阳能“热气”的知识产权应用“虚实整合”模式,可望实现投资的突破。

(二)、四级放大模式

资源转化与资金放大在实际应用中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分阶段产生四级放大作用。第一级,产权放大,战略投资;第二级,资源放大,政策匹配;第二级,立项放大,国家立项;第四级,市场放大,公司上市。如果每级放大10倍,四级放大就是10000倍。(原理参见《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专著)

 

结束语

建设适合国情的太阳能产业,任重道远。中国在前一段时期太阳能产业建设的探索性实践中,走了一些弯路,交了一些学费。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在反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太阳能产业发展路线。

 

 

 

 

                                      二〇一三年元月二日起草

                                      二〇一三年元月四日初稿

 

附件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3895-664510.html

上一篇:学问就是自以为是
下一篇:思维“病症”检测题
收藏 IP: 222.210.182.*| 热度|

1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