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517h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517hy

博文

象形科学缘起9

已有 2139 次阅读 2011-5-7 11:30 |个人分类:象形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创新, 跨学科研究, 汉字科学

现在普遍采用的知识系统,也就是现代科学,经过西方哲学对“是”或者“存在”的追问,达到了用数码表示、用计算机运行的程度,形成了虚实互动循环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凡是能够确定的“是”,都能用计算机运行的数码表示或者显形。对于人类思维所感觉到的“不是”,也就是超越人类五官认识的范畴,哲学家们遇到了感知到了,不能用语言表达,或者不能说的障碍,难解“道可道,非常道”问题。应用象形逻辑工具,可以通过提高表达工具维度的方法,减少失真,使原来使用一维工具难以表达的内容,表达了出来,并形成知识。例如,对许多人来说,由经历而形成的经验,说不清楚,也难以教会别人做到。应用象形逻辑工具,就将这种说不清楚的隐形知识转变为显形知识。

尝试以生命为源泉,用象形逻辑工具发现、表达客观规律,形成一种知识系统,以生命系统传承的共性,即种子(核)与繁育(育)命名,称其为《核育论》。经过五年多的推广,效果不理想。反思原因,认识到仅仅有“道”是不够的,还需要“德”。“道”由走与首构成,只要“首(头)动”,也就是坚持思维活动,人人都有道,思维的范围广,程度深,道行也就深。“德”由下面的心起,止于双人,就是要用心传“道”,让社会接受。

先放下名称对有些人有点费解的《核育论》,用自己较熟悉的新能源产业作为载体,表达所得的“道”,20109月出版了《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将核育论简介作为附录面世。进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突破专业的隔阂,让普通人接受。重点考虑传承、普及与合作。传承就是传承中华文明,主要表现为象形特征;普及指社会接受的方式,表要为科学方式;合作指合作的机缘,当前的机缘是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选用《核育论》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所以,从“德”的立场出发,也就是从社会接受的角度考虑,将本书命名为《象形科学——知识系统的超越之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3895-441461.html

上一篇:象形科学缘起8
下一篇:象形科学缘起10
收藏 IP: 222.210.250.*|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