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上古时期有掌握着至高养生水平的真人

已有 7597 次阅读 2008-7-27 20:33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黄帝内经》, 养生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卫生、道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认为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是万物之灵、高级智慧生物,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所以,《内经》主张人要懂得珍视生命、保全形神,以达到健康长寿。养生的意义就在于懂得养生之道,掌握并运用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实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中论述了许多关于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并系统的总结出人类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及其变化规律,其中蕴涵着现代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指出在上古时期,有修真得道的真人,他们能够把握天地自然界万物的阴阳变化规律,懂得运用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吸取宇宙间的自然清气,能够保持精力充沛而神气内守,善于保养肌肤,使之始终保持青春而不衰老。所以,生命能够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这完全是因为真人修养有道,才能够得以寿命绵长。——这就是上古真人的高超养生水平及其所达到的极高生命境界。

“真人”,指修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现代汉语的成语中有反璞归真(出于《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一词: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意思是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庄子》中有:“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

《内经》所论的“上古真人”,与道家的养生思想十分相近,类似于道家所说的“修炼成仙”的人。而这种“真人”,指的就是真正的自然人;而真正的自然人,就应该与自然界同在!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历代资料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记载。医界许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也有不少是修道得道的人,如扁鹊、董奉、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药王)、王冰(启玄子)、孙一奎(生生子)等。迄今为止,虽然我们还不能证实是否有 “真人”存在,但是,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人类有“长生不老”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对长生不老这个横亘于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千古梦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学家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基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端粒酶的存在于染色体顶端的物质。端粒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它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100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

国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死亡与一种生物自身产生的被称为死亡激素的物质有关。人脑内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腺体——脑垂体,它虽然只有5重,不如一粒蚕豆大,却调节、控制着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及新陈代谢,重要的是它还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人类一旦缺少甲状腺素,就会感到浑身乏力,不想吃东西。而且一旦甲状腺素停止分泌,人就会衰竭死亡。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脑垂体也定期释放死亡激素死亡激素影响人的生命,从而使人走向死亡。找到了这个导致人类“死亡”根本,人类延长寿命就有了希望。人类可以采用药物、手术等多种现代医疗技术来破坏死亡激素的产生,或延缓它的出现,从而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曾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及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毛裕民教授认为,在掌握基因密码后,人类将能突破寿命极限。毛裕民说,目前提高人寿命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通过修复基因,生命之初即切除人体内疾病易感基因,取而代之以健康基因;二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激活端粒酶的产生,从而使细胞分裂次数大幅增加,远超过现在的50次,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人的寿命。因此,从理论上说,现代生物学技术已完全可以使人的健康寿命延长到1200岁,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生物学界所共同持有的一个观点。长生不老或可实现,长寿的定义也将完全改写

由此看来,无论古今的人类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技术,都是有希望实现“长生不老”这一理想的。或许这其中就包含着生命科学的奥秘;或许“上古真人”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就掌握了人类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随着人类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生命科学的奥秘,势必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503-33443.html

上一篇:不求甚解出笑话——误以杨万里为唐人
下一篇: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