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娱乐至死》阅读笔记

已有 4202 次阅读 2014-10-15 23:14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国, 电视

《娱乐至死》阅读笔记

By Jin MX

初选这本书原因是书名比较喜欢可以让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继续读下去。读完以后发现书的内容很简单易懂但给我们了许多思考和可以借鉴的话语。本书大致是说电视在美国的兴起使得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从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阐述这些都开始毫无怨言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失去了本来的意思。借我们都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说媒介即隐喻也就是想说媒介在用一种隐蔽的但强有力的方法左右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媒介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加工那么我们就成了媒介的牺牲品。

第二章是讲媒介即认识论,从印刷品到电视的出现谈人们对认识论的改变,电视出来的认识论劣与印刷制品,而且对于本身还有一定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在逐渐蔓延。而为什么说媒介即认识论呢?我有些困惑。认识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的来说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也就是说大量的媒介的出现它开始承载知识,决定知识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无论对错好坏都成了知识。

这些让作者开始谈到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那时候到处都是阅读的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印刷术开始影响公众的话语形式,但也承载着一种文化。试想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我们的文化和知识又如何呈现和被记载呢?

“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在作者看来人们的阅读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号,读者没有了判断力。电报技术和广告的出现是原本理性倾向的人们开始倾斜。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而现在人们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这些信息的来源。我们的媒介环境变了,人们开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电子技术的出现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开始进入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就像游戏一样我们是蒙住眼睛走路的人,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抓住想要抓住的东西,而是通过形式,支离破碎的事件去感受这些东西。这无疑是可怕的,没有了思想的人相当于一具只会呼吸的植物人,把所有的知识思想都依赖与媒介。

这一切使得我们这个时代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电视作为媒介更注重娱乐性和表现形式,它只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通过这些形式来适应娱乐也的发展。

第七章“好……现在”是讲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人们所有的思想都停留在了“现在”

   宗教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作者所说电视最大的长处是他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理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的脑中。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开始有所偏斜。往往是崇拜电视上传播宗教的那个人而非宗教本身。

政治也开始成为娱乐的附属品,一些政客更注重在电视上的形象,而信息被包装成了娱乐。在电视上他们更注重是自己的演讲形式,而观众也是看的演讲的本身而非实实在在思考其中的内涵,人们很难看到最真实的一幕。

连我们的教育业也都成了娱乐的附属品。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说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是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所以说态度在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但现在的媒介很少去关注这一事实,而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学校的课程也开始受制于电视节目。作者也提出了一个思考谁来教我们的孩子如何看电视呢?但是我觉得我们并不能否定媒介本身,对于现在的课堂来说它更能引起我们的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所不对的是教育的形式,和利用媒介所表现内容的方式。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在最后一章中作者用赫胥黎的观点来对人们进行警告: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者电脑等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我们要怎样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而不是电视来控制教育。而在此时的美国正处于教育和灾难的竞争中。

其实不光是美国我国也有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能批评媒介本身,它本身并无对错,各种媒介的出现其实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是我们在媒介的使用方面存在了问题。媒介意识还相对较差。目前美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提上日程。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所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不仅仅是包括传统的图书阅读能力还包括在新的计算机技术、移动设备等新的媒体环境下信息检索、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毋庸置疑,如何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媒介,让它能更更好地服务于我们而并不是我们成为它的附属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娱乐至死》经典语录(个人比较喜欢的):

1、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

2、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

3、技术只是一台机器,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4、信息被包装成娱乐

5、对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5920-836009.html

上一篇:《论教育场中的技术》读书笔记
下一篇:《第五项修炼》系统基础模型再解析
收藏 IP: 220.163.22.*| 热度|

2 姬扬 应行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