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昆
早期智力培育的关键在于寓教于玩
2015-4-18 10:54
阅读:3022

人的智力发展潜能是随着时间加速损失的,大概十岁多,人的智力基本就定型了

所以尽早发掘智力潜能是人生教育首要的步骤。

 

中国常见二种不当的培养方式:

不当之一:武断限制活动方式和范围

常见的就是,孩子:不要在地上打滚,把衣服弄脏了,不要摔那个玩具;

不要打闹;不要玩电子游戏;不要乱跑乱跳,会摔跤等等。

 

但是,孩子和小猫小狗小老虎一样玩耍打闹,是他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最重要的渠道,如果打击他的玩耍积极性,限制他接触和活动的范围,他的智力性格体育会出现一定的的迟滞。

如果一个小动物,或者一个小孩,特别是男孩,一贯听话乖顺,

不一定值得高兴,相反,可能智商和情商没充分发展。

 

正确的做法是,脏的有点危险的活动,爬树,打雪仗,挖洞,放地道,器械运动一类,在看护下可以参加。

电子游戏,音体美,棋类等等,甚至纯娱乐活动应适度参加。 

 

不当之二:知识灌输

常见的就是孩子的家长夸耀,孩子能认写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背多少英语单词,能弹几首曲子,能画什么画。

其实上述教育,基本属于知识教育,不属于智力教育,任何年龄都可以学,而且其他孩子经过灌输也能学会。

 

灌输教育发展到学校,就是应试教育,都属于知识教育,其实年纪越小,越应该素质教育。

大学的数理化语文等等表面很难,其实知识构成,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其智力构成,主要在十岁前形成。

 

灌输知识的过程里面是不是包含能力培养呢?确实多少包含一点,但是不多不够,

不能代替能力教育,后者需要予以特别的培养和强化,

知识教育在婴幼儿时期应该是配角,到中学大学后,知识教育逐步过渡为主角。

 

总结:赢在知识起跑线上要小心输在素质起跑线

 

中国强调知识教育的偏差是普遍的,中国的独生子女国情,加剧了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和灌输。

三岁前的错误,部分是由是偏听偏信中国古代现代神童故事的家长造成的。

三岁以后的教育错误,除了家长,对孩子的压抑,限制,要求过多的练习,背诵和考试的幼儿园学校和主管部门都难咎其责。

 

这些不让孩子输在(知识)起跑线上的教育方式,使中国的孩子死记硬背和考试能力世界第一,但是创新创造能力和个性开放完善程度差。(大学里的其他教育问题,如禁区和红线,是社会问题,和本文说的早期智力培养无关)。

 

 美国人就能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婴幼儿,儿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学校,

立法保护孩子玩的权利,立法禁止过早进行知识教育,立法禁止强迫和体罚教育。

中国家长一看,这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对,是输在起跑线了,但是赢在终点线了。



【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qKZq41_SuM_4c1cBg7KWYyxuG_q8sJFp-xYw0kzfgf-f-P6yyLkSOqRdVQm-iPJUTCXG0JH-2K6aDBDPJR1In9nGmlzh28W1WtYKJreeZ3

美国学校及社会环境并不反对高中生恋爱,

因为有疏导,有规矩,学校会有专职老师关心学生的恋爱身心状况,甚至政府还会邀请专家编写“健康恋爱守则”分发给高中生,里面一条条关于恋爱的道理,足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2】考上清华不靠刻苦靠智商http://news.ifeng.com/a/20150521/43808763_0.s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明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7101-88336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