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自韩国的救灾减灾协会的BAE Chon-Jik以《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in korea》为题,简要介绍了韩国的自然灾害评估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现状。BAE Chon-Jik认为发展中国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要比发达国家大很多。随着全球变暖,从19世纪以来,尽管全球平均气温仅升高了0.74摄氏度,但是这一升高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是许多未来灾难的根源,人类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对韩国来说,首先应从韩国已经发生的灾难事件入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能在应对风险的财政预算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应对。BAE Chon-Jik对1916年至2011年之间,在韩国的自然灾害事件中,台风,暴雨,暴雪导致的灾害以及其他类型灾害的事件总数和各自的百分比,说明了各自的影响情况,并列举了从2002年到2011年,韩国的历次较大自然灾害及其破坏程度和对人类的影响状况的月统计情况,随后以自然灾害的破坏和造成的建筑,船舶、耕地,公共设施等的损失,防护灾害的预算为基础,建立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各年度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说明了该模型的局限性。
随后来自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林驭寒博士做了题为《Evolu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 accidents during transportation: risks and coping strategies》的报告。她提出了分析对运输环节中危化品突发事件演化的风险进行评估的研究思路。危险化学品遍布于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在运输环节的事故几率最高。关于运输环节危化品事故演化风险的识别和防控的相关研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做好事故预警,和事件应急救援的重要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研究结合案例从运输环节危化品突发事件发生的瞬时表现入手,对其发展以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危化品突发事件演化的种类,并对其演化成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群体心理恐慌、人群疏散以及地区骚乱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风险的应对策略。
接下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康伟围绕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urban emergencies这一主题,介绍了对城市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控制。报告关注了如何构成网民、媒体和政府间对事件公共观点表达的互动。以及舆情将对事件带来怎样的冲击并如何影响事件的走势。他们以“恐慌性抢购食用盐”以及“广西镉污染事件”,“浙江水污染事件”为案例,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部落格,网站,在线论坛为数据来源,对舆情密度,集中度,集聚系数进行分析,并详细给出了数据处理步骤,给出了最终的网络结构和研究结论。
之后,大连理工大学的石磊老师对《Bankruptcy risk and buyout in PPP projects》进行报告,他对PPP项目中的破产风险和收购进行了介绍。PPP项目主要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交通,能源,水处理等。长期项目合同带来许多机构风险,例如需求风险,银行破产风险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了SPC行为(道德危机)引起的破产风险,以及政府主导的以物质刺激银行对SPC行为进行监视,以遏制道德风险。基于上述分析,他们认为,如果没有银行监管行为,竞争性的赔偿无法完全将道德风险遏制,如果收购价格够高,政府承担了全部破产风险,就会引起道德危机。适宜的收购价格可以刺激银行对SPC道德风险进行监管,同时降低破产概率。
天津师范大学的 强恩芳博士以《Causes and responses: Reflection on China’s Coal Mine Disasters In 2005》为题进行报告。强博士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基于2005年发生在中国的5起煤矿灾难事件为例,对煤矿灾难事件的成因和应对进行了简要研究,并对于2000年以来,灾难事件的变化情况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认为,应该从立法,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运作关系,深化改革以是市场行为更为有效等方面来加强煤炭灾难事件管理。
——————————————————
下午第三场大会报告由西宝教授主持。
(迟菲、林驭寒、陈璐整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70745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