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海景与人情:大连纪行

已有 5070 次阅读 2013-6-23 01:05 |个人分类:我的生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连

  一个地方很好,但是对这里却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只是因为感情从来未曾驻留。

  一个地方很烂,可是总会让人回忆思念莫名,为什么?

  只是因为离别时的轻轻回首。

  ————————————————————

  我终于第三次来到了大连,第一次的大连之行是因为参加工程硕士培养的会议,那次会议只是见到了一些来开会的人,仅此而已,所以,脑海里几乎没有什么痕迹,更没有浓墨重彩。

  第二次的大连之行就很快慰了,因为在培训应急管理的课程之外,我第一次见到了后来成为老朋友的荣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随后她又参加了北京我们主办的会议,然后不久前还在济南又再次重逢,前年在北京还有一次相会。

  我的第三次大连之行就更为特别了,除了会议上的一堆老朋友见面之外,第三次见到了修慧兄,以及第一次见到了陈热闹的东北大区的头号干妈刘艳红同学,以及大连化物所的在读研究生齐国臣和修慧兄已经毕业的一位学生。

  齐国臣的名字真山东,山东在出鲁人的同时也当然是出齐人的地方,齐国也是春秋时期所谓五霸中最有特点的一位,还有比国君小白齐桓公更为有名的管仲与鲍叔牙。那么,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做个“臣”,似乎也是很惬意的嘛。

  ——————————————————

  在大连初夏海风的轻轻吹拂之下,在身边动听却稍微有点吵的歌声伴随之下,我们七位科学网开博客的博友进行了海边会晤(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701845.html )。

  修慧兄虽然自称山东倔人,但是心思其实细腻,也所以才能够在大学对学生工作中成绩斐然,成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机”。

  见面总是欢畅,只是俺感觉海鲜过于丰富了,不过俺最近确实馋得厉害,在大连而能吃到海边大排档的海鲜,且是在海风吹海浪涌能一眼望到的地方,让俺内心十分“冲动”,都有走上“溜光大道”上高歌一曲的欲望。不过人家歌者都是来专业献唱的,俺们终于及时闸住了自己的这一欲望,而将无边风月放置在7个人的聊天之上。

  ————————————————————

  俺们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科学网八卦的传播活动,巨量信息对着几位大连的博主就过去了,多是些不宜写到博客里的内容,嘿嘿。

  刘艳红在博客上的表现是心思细密,非常小女人情怀;但是,见到真人,才发现有我们东北女子必备的豪放与热情,和文字里江南女子雨巷里撑油纸伞漫步的情调有了一些区别,同时这样的性格也让俺们豪放起来,在喝了一些韩国人特意从他们国家带来的烧酒之后我居然还能继续喝下了一瓶多的啤酒,大出我自己的意料之外,当然,伴随着喝酒,也吃下了超过俺食量的各类海鲜,包括生蚝。

  既然吃生蚝,蒜是必不可少的,修慧兄叫了两次蒜,和第一次光溜溜的大蒜相比,第二次服务员直接给了一头完整的大蒜,我们自剥自吃,更有了大排档特有的亲切感和平民化。

  修慧兄的千金也已经研究生毕业,而刘同学的孩子尚在中考前熬夜苦读的时光,都比我有成就感,使得我对陈热闹的未来培养产生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

  ————————————————————

  刘同学说:我要听你的报告!

  我抓紧警告道:你千万别来,你一来我就紧张,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同行学者俺不紧张,可是如果你来,对俺不是凉夏,而是酷暑了。

  刘同学只好哀叹一下,开车绝尘而去,留下一道有汽油味的暗线。

  事实上,俺们这次报告的东西太不科学,所以,羞于让太科学和技术的大连朋友观摩了,前段时间俺也说过,要讲“世界的应急文化比较分析”。

  在报告的过程中,我大量引用了日本人面对灾害而生发出的哀怨俳句,那短短的两三行小诗,带了哀伤和忧愁的味道,我读起来都有不忍之意。

  而泰戈尔《吉檀迦利》里面关于死亡的散文诗,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印度佛教和多个其他类型宗教文化的意境之中,我在讲演时用英文朗读了几段。对于印度和日本人而言,死亡是一次新生,或者说,只是回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久违了的故乡。

  这就是日本和印度,当然,还有我们积极应急消极风险控制的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德国,各有不同表现。

    ——————————————————

  大连不是山东人的故乡,但是山东却是很多大连人的故乡,刘同学的妈妈是山东人,所以她至少一半的山东血统了;而修慧兄,自然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所以,居然还有山东人在科教界占比例最大的讨论,刘同学说到江浙一带的文化人和科学人似乎更多,我告知她:那一定是错觉,山东人虽然顶尖的科学人不多,可是次顶尖的里面却几乎满地都是,挥之亦不去——山东人实在太热爱被教育了,且自古就是这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701857.html

上一篇:向欧洲没见过世面的教授展示中国的宏大叙事
下一篇:两位海外学者的报告都是关于中国的应急:丢人or机遇?
收藏 IP: 221.201.28.*| 热度|

23 曹聪 苏德辰 李伟钢 汪育才 武夷山 陈小润 刘艳红 李学宽 张忆文 陆俊茜 李侠 赵美娣 唐常杰 王修慧 杨晓虹 柏舟 陆雅莉 张玉秀 冯珞 beyondcontrol anran123 yxh3161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