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艺术家这样报复爱而不得的女人:电影《卢浮宫迷情》观后

已有 9562 次阅读 2013-3-15 18:52 |个人分类:艺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电影, 艺术家, 卢浮宫

【Blog主人按:这篇写得极好的影评又会被大家忽略或无视了吧?!】
 
  在检索“阿加莎”的时候,发现了这部电影,卢浮宫俺去过,翻译过来的这个题目还“迷情”,让俺兴趣大增,就看了下来,发现这是一部小众电影,女演员选了一个算不得漂亮,还有一张显倔的脸。
 
  故事很无聊,就如索菲亚-罗兰出演的《最后的金黄色》一般,看的时候津津有味,看完之后索然寡味,这就是电影明星和好的编剧带来的效果。
 
  但是,《卢浮宫迷情》里有一点让我觉得有趣,那就是里面其实说的是一个画家报复自己爱而不得的女人的策略与方法。
 
  电影的开始是一个艺术史的课堂,女学生选题做某画家,也正是老教授以前感兴趣且在这方面发表过专著的一位画家,看着女生刚刚开始的研究,教授不太满意,因为没有超过他认知的范围,甚至,对于如此粗浅的研究,教授说:你放弃吧。
 
  女生是个倔强的人,坚持自己的选题,并开始了频频调研,她发现,在这个画家很多的画作中,有一个女人频频出现,但是,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只有背部和背影。为什么这同一个模特竟然就从来没有正脸给大家看呢?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随着探索的进一步,女生慢慢地了解到了这个女人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女演员,但是,既然作为模特,理论上应该和画家有很近的接触,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个画家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暗恋的女演员从来没有假以辞色,对他毫无兴趣,也从来没有去给他做过模特(有点象我对某些博主毫无兴趣就连他们的博文都不看一样),这样,画家就每每前往剧院从包厢里远看,然后把各类草稿都保存下来,回家再去创作油画。
 
  因为画家的画作要么被卢浮宫收藏,要么是别人的私人物品,所以女生难以得到原作,分析起原因来也就总有力有不逮的困扰。
 
  终于,她有机会去布鲁塞尔的拍卖行去购买一副画家作品,她用光了自己所有的现金,还刷了卡,终于拍到了他的一副画,回家让朋友帮着扫描才发现画后有画。等朋友把表层的颜料擦去之后,画后那个女演员的脸终于露了出来。原来,画家因为恨这个从来不给自己机会的女人,在给她画了大量油画之后,觉得吃亏了,然后把所有脸部都涂改成另外的内容,而只给这个女人留下了背影。
 
  事实显得很简单,但是,中间寻找真相的过程却非常艰难,因为没有原作,所以只能从拍下来的作品上去进行分析,真相就永远无法找到,教授十几年前就在探寻的秘密也就永远只是秘密。
 
  我看过日本的小说家写的一篇很无聊的短篇小说,说总感觉某画家(影射梵高)的画作里面有各种小眼睛,可是那些是花朵怎么会有眼睛呢?去画家呆过很长时间的老家去找,终于发现在某个山谷里确实有块带了外星植物的陨石,那里到处是这类类似孢子植物的东西,一个一个象眼睛,而且糟糕的是这些东西对人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所以,画家疯了,而来寻找真相的人倒是发现真相了,但是受感染也疯了,所以,真相就永远在藏匿着。
 
  这个意思和《卢浮宫迷情》有点神似。
 
  电影还对女主角的爱情有所涉及,她不知道怎么的,看上了一个用个造型立在街上乞讨的男人,那人又是一个哑巴,而且似乎还有点自闭症,这个爱情故事和这个寻找真相的故事不太搭界,只有一处稍微有点衔接,法国人的艺术电影大约如此吧,平铺直叙得多,让你在慢慢进入的同时心灵逐渐震撼,能够接受导演看似引进来的和剧情主线无关但又似乎内在有关的旁枝末节。
 
  不管怎样,法国人拍的东西确实和好莱坞的有巨大差别,后者好看但其实容易遗忘,而法国人的更关注细节和内心感受,看似无聊的内容能在你的心里留下些许印象,而神秘蜘蛛侠、金刚、蝙蝠侠之流的电影,看完觉得似乎很震撼,剩下也就没了。
 
  所以,在看好莱坞的同时,偶尔看看法国人(或其他欧洲人)拍摄的电影,还是会有收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670623.html

上一篇:飞机上看晨曦初露
下一篇:给31个省市区选科学网代表人物
收藏 IP: 193.136.60.*| 热度|

9 庄世宇 董明 陈沐 陆俊茜 罗帆 张玉秀 强涛 crossing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