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学术界和医学界更适合口碑“营销”

已有 3580 次阅读 2012-4-16 11:56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界, 营销, 医学界

  在科学网上喜欢自吹自擂的科学家不少,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科学网上写博客的人都在自吹自擂。俺们勉强也能算入其中之一。
 
  人们对于自我吹嘘都是有防范能力的,象韩寒这般自我吹嘘还能引来无数无脑粉丝的情况在科学界的比例很少,大家基本的质疑精神都有,当自我吹嘘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脑中会立刻有警惕的信号升起。
 
  但是,如果用第三者的口吻去吹嘘,就比较隐蔽,我接到过多家期刊的来信来电,说要为我个人宣传,“陈老师您的工作特别出色,应该在《XXX》杂志上登载一下。”云云。
 
  当然,然后就是要钱的具体数额,从五千到几万不等。俺们也不笨呀,就会立刻警惕起来,说,如果觉得我的工作好,你们就宣传吧,我不好主动向你们谈及自己的工作,所以,就不直接接触了吧。
 
  还是会经常看到这类刊物上的科学家写真之类的栏目,看着科学家们灿烂的笑容,俺们觉得很不是滋味,虽然猜测里面肯定有一些是期刊给的免费宣传,比如院士啥啥的;可是必然有一些教授是主动上赶着上去的。
 
  学术其实更需要的是口碑“营销”,如果我们还愿意把宣传、宣扬或宣示当作“营销”的话。和医院一样,做广告绝对是商业行为,而最不应该商业化的一个是医院,一个就是教育和学术界。
 
  那么,酒香如何外溢呢?如陆家羲这般的成果通过论文发表得到了国际组合学界的认可,可是却在国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学术地位,是否和缺乏“营销”有关系呢?今天还会出现有了陆家羲却没有机会为学界尊重的事情吗?
 
  还是有可能有的。所以,陈景润被徐迟“营销”了一把,终成中国学界偶像,至今依然在孩子们心目中有极大的影响。
 
  我个人相信,当年的徐迟是没有主动营销意识的,只是碰到了一个合适的科学家,又处在一个合适的“科学的春天”,就两项配合,相得益彰了。
 
  但是,长期看,学术成果还是不宜进行类似"报告文学"式的营销,而继续养在深闺,让识货的人知道,就够了。
 
  我们在学术界呆着,究竟是干啥的呢?对此我依然采取很古老绝不一时俱进的看法,那就是:在同行间展示自己的智力,并为同行超群的智力成果喝彩,仅此而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559845.html

上一篇:也说一个爱动物的孩子
下一篇:给新收MBA翁同学确定的论文内容1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8 刘洋 陆俊茜 李土荣 汪育才 武夷山 苏德辰 wgq3867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