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从“应景式”科研谈到溢油事件的应急管理 精选

已有 3972 次阅读 2011-10-28 21:58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应急, 溢油

学者们需不需要做“应景”的研究?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一段时间内,社会上会有一个新的概念或者主题提出,或者冒出一个现实中的新问题,然后就会有不少学者扑上去,狠狠地写上几篇论文、报告,或者狠狠地拿上几个项目。

也许我们也可以定义这类研究为“应景式”的研究。

相比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更多“应景式”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的时代,更是如此,因为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有些所谓“新”问题是其他国家一度遇到过的,而有些则确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为问题的紧迫性,还真可能需要进行快速的介入,尽管不见得能够一下子就提供出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问题的出现可能会一下子促进对研究的猛然一击,以使未来再遇到类似事件时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比如,渤海湾19-3平台的溢油事件就是比较独特的。从事件本身说,应该不算一件很大的污染事件,至少比起美国墨西哥湾的溢油事件来说,要小得多。可是,它却引起了公众极大的情绪浪潮,以至于从国家到企业都开始紧张起来。这就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推测,未来这类事情再度发生,可能引发的关注和激情情绪将依然重复今天渤海湾溢油事件的逻辑。

于是,在事件过去几个月后,从事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内在规律,从由事件诱发的网络舆情变化的规律角度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

我们在研究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发现,在这类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的事件中,基本都存在这样的三个规律:一是它们多数会经历一次涨落,从事件开始为广大公众所关注到舆论高潮经过了较短的时间,然后又经过了一个长尾,最后归为平静;二是不同事件之间大致有相互独立、相互激发、此涨彼消这三类规律;三是事件本身的大小可能和公众关注程度不成比例,也就是说,事件本身不一定大,但是大家在网络上会持续高度关注,或者反之,事件很大,但是由于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反而会在小范围内慢慢消化。

针对渤海溢油事件,可以看到以上三个规律的一些具体表现:

一,渤海溢油事件的公众关注经过了三次涨落,这与一般事件只有一次涨落明显不同。第一次是事件被微博披露之后的迅速传播和来自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第二次则是在公众得知肇事公司赔偿数额极低或受损方难以获得赔偿的消息之后,第三次则在国务院召开会议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之后。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复起落的现象,是由于渤海溢油事件本身是个长时间持续性事件——从渤海湾裂缝中渗透出来的原油是一个持续不断泄漏的过程,所以与药家鑫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这一事件的发展规律与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以及上海地铁撞车事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后来其他类型事件的发生没有冲淡公众对溢油事件的关注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很难通过期望另外事件的出现而减缓对这个事件的舆论压力,也所以,每次突发事件都应该认真对待。而相比之下,中石化的“天价名片”事件则激发了公众对于以往“天价吊灯”事件的再度关注,表现出事件之间相互激发的特征。

三,渤海19-3溢油一开始只是一个事故,所以,作业者康菲公司是完全按照事故来进行处理的。但是,这一事故却因为网络的介入而迅速变成一个事件,而此时的康菲公司以及其合作方的中海油依然按照事故来进行处置,应该说,必然会造成一个“满拧”的效果。

对于事件,应对逻辑应该与事故的处理有所不同,尤其在面向公众的基本态度、技术性解释和更为高效的应急措施成为必须,任何傲慢、延迟、常规的手段都应该搁置,以符合现代应急管理的要求。

而现代应急管理,除了有对于事件内在机理的分析,还应该有对于更具适应性的应对机制的构造与使用,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本期的《汇刊》对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和之后的应急管理做了一个综述,并给出了机理的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随后考虑了灾害事件处置中的信任重建问题,最后这篇论文来自劳动关系学院的叶鹏飞博士,都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渤海的溢油事件的规律、发展与根源。

本期汇刊还特意刊载了一篇《突发事件对于组织和群体的影响作用分析》,应该说,个体、群体、组织由于其各自的不同特点,会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不同反应,同样是1000人,各自为战是一个状态,由于一种目的形成一个群体(如分别买票前往观看演出的人群)时又是一种行为模式,而如果有内在的一种约束力和关系定义,则在突发事件面前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1000名士兵),一定是不同的。

不同的组织模式当面对突发事件或者进行应急管理时是不同的表现,同样,一个事件也会对不同的组织有着差异性的影响,发生事件后,组织可能立刻变得一盘散沙,如同一个个个体一样,但是,也可能事件会使个体、群体形成一个临时性组织,使得应对事件更加有效。杜帅楠的这篇文章就阐述了这一关系,对于探讨未来事件对于组织的影响有一些参考价值。

此外,还有两个事件需要在这里向大家交代。

第一件事。2011115-6日,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在广州市的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经过了七届会议,应急管理为全国相关学者和实践界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我们期待着应急管理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在中国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早日来到。

第二件事。20119月底,“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的最后一本《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也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样,我们在现代应急管理整体框架上的布局与构建基本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继续将应急管理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探究,再过5-10年,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再转一次研究方向了。

 

陈安

20119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502125.html

上一篇:网住一季秋
下一篇:顾飞:国际应急管理协会主席Drager先生17日在京报告
收藏 IP: 60.191.111.*| 热度|

5 曹聪 吕喆 吴飞鹏 逄焕东 王春艳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