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预警与应急”多边论坛将于31日在武汉举行

已有 3172 次阅读 2010-5-23 13:44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预警与应急”年度多边论坛将在武汉举行。

  学术界鼓捣应急管理,很多人(尤其一些从事实践的人)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应急的过程中,还是得考前线指挥人员和实地救援人员。里面蕴含的所谓理论和方法问题不多,即便有,也多属于应急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应急通讯,手机信号由不通变通,总是老母鸡变鸭一般的神奇吧。

  俺们认为,应急管理是需要理论的,学科间、领域间、专业间、区域间、行业间的这种交流和共识知识的发现与提取是非常必要的。

  【那位看官在一旁说了,陈安博士这是自己吆喝自己听的话吧,因为你自己自称就是搞理论的,怎么也不能一出口就砸自己的饭碗吧】

  不过,据俺们最近几年和应急的行业实践人士的不断交流,觉得俺们说的所谓理论,还是能够获得他们赞同的,而且,这样的赞同也反馈在了他们的书和论文里,据说实践里也有,不过后者没有文字资料支持,俺们也就用个“据说”这样模糊的词吧。

  一个新学科的诞生与成熟,一般都要经过实践需要(连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最初都是实践中有需求)——》个别现象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开始具备可验证性和重复性以及拓展性——》理论正式形成和确立——》理论开始大批量地返回多个领域的实践而获得更大生命力(有的理论则脱离了实践而单独存在)这样几个阶段。

  即便在很简单的重复劳动领域,理论也都是需要的,只是不见得需要每个人都懂得理论,甚至,大多数人可以知其然就足够了,少量人可以去知其所以然。

  而这少量的人就是该领域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工作就是考虑这所谓一般性问题。

  当然,学者和专家也应该不断去实践中学习认知才好,这是一个途径问题。

  学者间的交换知识、转移知识就是促进理论不断成熟的一个过程,我们所以每年举办多次活动,不断和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学者进行交流,就是这样一个缘故。

  我3月中旬从欧洲回国,自己组织了N次活动,参加了其他人或组织搞的M次活动,其目的也就是在这里了。这次的武汉多边研讨会是我这次回国后的最后一次大活动,多边的多是几呢?我希望超过1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327740.html

上一篇:陈安同学周末将去武汉,招呼下那里的博友
下一篇:拿到了台湾学者编的一本《防火管理人》
收藏 IP: .*| 热度|

3 罗帆 金小伟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