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为何说包法利夫人是我们每一个人——再论这部旷世巨著

已有 4026 次阅读 2008-6-19 09:58 |个人分类:书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去东营的那天我就准备好好看完《包法利夫人》,结果,到了今天,加上机场等待的时间,加上在东营的时间,加上来往于中关村和玉泉路的班车上,结果才看到100页,而全书有200多页呢。
??
??而在看《包法利夫人》的期间,我随意地看了一本《市委密闻》(写《国画》的那个作家写的),比《包法利夫人》还厚,我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完全解决了它。
??
??这就是看名著和看烂书的差异了,名著往往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无用的,你会发现,大段的景色描写,大段的心理阐释都是有价值的,对于人物性格的丰满,对于情节的推进都有比较关键的作用,甚至,看似闲来的一笔,都有着非常的价值。
??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从我看到的这100页来说,其实只换了三个主要的场景,而且去沃比萨的舞会那一节非常短暂,也就是说,就在两个场景中缓慢地移动情节了,那些情节也并无特别之处,或似韩剧那样属于家庭琐事,或是关于景物和心理的刻画。
??
??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是我。”确实可以感受到那些细腻的感觉,作者如果没有自己亲身去体验,甚至去反复体验,没有这么深刻,书中写包法利夫人的百无聊赖,我就能够体会到人生之没有趣味,书中写她心潮澎湃,我也就能够兴奋一下,这样的感觉并不需要联想太多就可以达到了,这就是名著的魅力了——它的文字可以直达你心灵深处。
??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院,就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主人公童年青年时代的经历和心理过程很多好像就是我曾经经历过而觉得很难描述出来的,后来的成年和老年阶段的内容我就没有那么多的感受了,所以当时就想,如此名著应该再完全退休之后再好好读一读,把自己的人生和书中人物的人生一起过一下,相似之处会更多,约翰-克利斯朵夫也一样会是我自己。
??
??《包法利夫人》里常会有一段让我想着应该延伸开始写上更长一段感悟类的文字,或者说,这样细腻的感觉我应该把它摘出来让大家感觉——一定会打动读者的,但是,这样的文字有点多了,我也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以后看其他名著,我想自己也还会有这样的冲动,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文字也具有如许魅力啊,不过,整个中国的现代当年文学里都乏有类似的例子,也就绝了自己的念头了,而看遍中国文学史,又能有多少作品可以有如此魅力呢,如果有,也是屈指可数,不超过10部的。
??
??那些有少许是天才之作,更多的肯定是呕心沥血之作了。写那样的作品一定会早生华发,乃至折寿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29627.html

上一篇:轻轻问一声,是否还要我再等?
下一篇:再来深圳这座南国之城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