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才是学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六年前曾认真写过一篇讨论学科建设的博文(见:科学网—学科真的能够建设吗? - 吴超的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125155.html)。昨天上午被邀请参加一下单位承办和在家附近宾馆召开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一个主题是学科建设问题。我认为我们二十多年来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应该是安全学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就以这个主题做了个发言。由于时间很短不能详细阐述,就想起写篇博文再细说一下。
学科建设可以囊括很多内容,如通过投入大量的经费引进高端人才、聘请著名人士兼职、购买先进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设立各种研究项目、开办各种学术会议、营造各种学术氛围等,但所有这些投入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希望取得最核心最实质的成果是什么?实际上是有很多说法的,从管理方的角度,用一些显而易见和可以数数的方式来表达是最普遍的方式,如:通过多少投入,有多少人获得什么等级的帽子、获批什么层次项目和拿到多少巨额经费、发表多少篇文章、影响因子总和多少、申请多少件专利、得到多少项什么等级的奖励、开了多少次什么规格的会议、得到多少高级别领导的批示、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级别竞赛得奖等,很多单位和领导都将这些内容说成是学科建设的成果,这种说法也没错,只是这些东西都是非实质的内容,都是间接表象的东西,都没有回归到“学科”这两字的本质上来,到底创建了什么新学科?发现了什么新科学规律?为科学殿堂添加了什么新理论和新知识?其实这些才是更加实质的学科建设核心成果。
如果学科建设的投入方和科学研究的管理方及项目的直接研究者的着重点与关注点都集中在表象学科建设的间接成果上,就肯定会出现该投入和该倾斜的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更多的投入会放到有利于彰显表象的间接成果之上,这样学科建设的核心成果的产出必然会大打折扣。说直白一点,间接的东西和数数的东西如果被过多的渲染并得到过多的重视及实惠,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使本来就极少能够得到的实质性成果的苗头被淹没、忽视和遗漏,从而导致原创的成果无法诞生,其结果就是很难甚至无法能够出现诺奖级的成果。其实,诺奖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学科领域,各个学科领域都可以有自己的诺奖级成果。个人一直认为,各个学科领域需要探索如何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做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才是学科建设的最核心内容。每年诺奖颁奖,大家讨论的中国科学家未能上榜的问题也主要在于此。
原创性的基础理论是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它能够为学科提供新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框架,从而推动一个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一些理论成果甚至能够挑战原有的研究范式,还能创造新的研究范式或开辟新领域乃至创立新学科;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和融合,这种交叉融合不仅能够产生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还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推动整个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原创性的基础理论需要高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挑战和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和研究方法,从而也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推动者。
联系到自己所熟悉的安全科技领域,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及企业也投入了不少经费,在学科建设、科学技术专项攻关等都有过不少大项目,但取得成果的表现形式大都如上所述,确实增加了许多有帽子的人才、文章数、专利数、得奖数等的确突飞猛进,但新增了多少原创性的理论和新学科,却寥寥无几。反而一些没有得到多少经费支持的小课题组,比如俺所在的小课题组,却还能够创立几门新的学科。其原因是个人认识到开展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才是安全学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因此通过瞄准安全科学的上游和空白地带,基于科学学思想和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吸纳它学科知识和创造自学科新知识这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才能创建出系列安全科学新分支。
在安全科学理论尚未完全夯实和存在有很多空白的时期,给我们课题组赋予了机会,我们适时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才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从多年开展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经验,开展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出版专著教材,创建新课程及其推广,很需要研究者具有淡薄名利坚持做公益的情怀,需要拥有饱满热情和创新精神,对所从事研究内容有高度的自信,并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能够编入教科书的成果才是最好的成果,也是理论成果的最好应用;一个学科专业不外由几十门课程构成,如果能为本专业创建一门乃至系列新课程(特别是标志着专业独立的基础理论课程)并使之持续发展传承下去,那应该是一件了不起的里程碑事件和成功学术生涯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安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并为其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