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2014书博会主题读书人物——庞朴

已有 2370 次阅读 2014-9-12 23:0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庞朴致姚小鸥信

  2014年7月30日《中华读书报》文章


   暑假中,我们学校的各部门大搬家,所以昨天才看到2014年7月30日的《中华读书报》。这期报纸第5版以整版篇幅刊登《庞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一文,配发的照片旁边有“年度主题读书人物:庞朴”几个字。照片上的人物看上去七十岁左右,可我知道他整整86周岁了。

    我和庞朴先生并不很熟悉,只有一点点交往,但我钦敬他的为人,他对我人生有正面影响。我第一次知道庞朴先生的大名是从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上看到他的《火历新探》。那篇文章从《诗经·七月篇》的“七月流火”句入手,谈先民曾经使用过的“火历”,即以对“大火星(即心宿二)”的观测作为制历出发点的一种古历。《火历新探》的思路给我很大的震动。那时,我即将读研究生,对《诗经》有兴趣。具体影响说不清了,但三十多年还记得,证明它对我的思想方法一定有正面影响,而且影响不小。

    大约在1999年左右,我到《历史研究》编辑部玩儿,第一次碰到庞朴先生。那时候,我跑的劲头特别大,除了上课和写文章,以及最必要的家务外,满北京跑,找人聊。跑的地方之一就是《历史研究》。我在1997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历史研究》编辑部的王和。王兄到会上想组点稿子,不太理想。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无意和我攀谈起来,竟一见如故,把我的一篇稿子要了去(后来在1998年第6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了)。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与王兄相互了解多了,感情超出编者与作者的关系。我常到编辑部去聊天儿,王兄爱下围棋,中午他在食堂给我打一份儿饭,边吃边下。热心参与的还有后来当过《历史研究》主编的张亦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室的王兆胜。

    一天,刚要下棋,看到一位老先生在古代史编辑室边吃饭边看东西,吃完饭不休息,打开电脑工作。我问是什么人?王和说,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王兄拉着我,到老先生跟前说,这是庞朴,庞公。又对庞先生介绍我说:“这是小鸥,姚小鸥,一位奇人。”王兄高看我,见人就如此介绍,我也习惯了,但在庞朴先生面前这样说,却让我不安。不过庞朴先生是过来人,见怪不怪,神态安然,我也就放松了。王和兄称庞朴先生为庞公,是因为庞朴先生曾任《历史研究》的主编,编辑部的年青人(就是我这个年龄的)都这样尊称他。

   我看庞朴先生如此不倦,说,我们都玩儿,您却不休息。庞公的回答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你才五十岁,我已经七十了。怎么能不抓紧啊。

    2002年,五一节后,忽然收到一封信,落款是庞朴先生大名。拆开来,是一封有关学术问题的信函,内容如下:




小鸥先生大鉴:

   月前清华会上匆匆一面,未及仔细请教,十分遗憾。别后即赴南方云游,昨日归来,得读大作,讨论六简廿九简释读文章,叹服久之。不知肯否将二文以E-MEIL传来,交简帛网发表,以厌读者?盼示。

   庞朴 四·卅


    庞公信中所言“六简廿九简”即“上博简”《孔子诗论》的第六简及廿九简。“上博简”当时刚刚发表,正是学术热点。我有文章讨论。庞公得知,亲笔写信索取以供简帛网发表,令我感动。当读此信时,恰有一位我们学校的博士研究生来访。他是山东人,稔知庞公大名,看到信中有“叹服久之”这样的话,大惊小怪地说,怪不得都说姚老师有水平,连庞朴先生都叹服。我笑着说,这是老前辈往来书简中的客气话,怎么能当真呢?要以为老先生真的服气我,甚至在房间里长叹过一声,那真是笑话。不过,庞公这样说,也有认可我这两篇文章的意思在里面。

    三十多年来,我对庞公知之不多,只读过他论“一分为三”的少数文章。那是因为他治哲学史,而我对哲学望而生畏,不思进取之故。《中华读书报》关于庞公成为年度主题读书人物的报道,或能促使我不甘堕落,有所进步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827299.html

上一篇:马航MH17在乌克兰遭遇到了什么武器的攻击——可能有惊人内幕
下一篇:劝李铭博主议论语文教育不要太出格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4 李轻舟 曹聪 尤明庆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