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这是我校06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刘宁同学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课的结课作业。从2002年起,我校招收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已12届了。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这门课都是由我来教。我的基本要求是:入门正,立意高,文献扎实,视野广阔。结课作业的要求是:或总结我的讲课内容,或应用本课学习心得独立进行某一问题的研究。刘宁同学不是我的研究生。但因为写得比较好,所以我至今留着她的这份作业。该作业是手写稿,我按原文录入,除个别标点符号外,无改动。(作业的第二条叙述不很准确)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课总结
刘宁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课即将结束了。在这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姚老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深奥的研究方法寓于生动形象的范例之中,使我们对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古代文学的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初步的了解。
总结姚老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一)立意高是进行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进行学术研究,要努力地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姚老师教授给我们诸多运用哲学原理研究文学史的方法。例如:在研究中要注意把握事物形态演变和发生学原理的结合,即内在发展动因和外在形态演变的结合;用发展的眼光,把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动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针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方法亦应有所不同,不同历史背景、环境、文化条件下的对象,研究者也应改变研究的方式和观念。个案分析与宏观把握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关于研究对象,研究者应该将研究的结论上升到哲学高度,有好的立意,才是优秀的学术研究所应达到的境界。
(二)重视运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双重证据法来研究课题。老师以《巾舞歌辞》的研究为例讲解了双重证据法的运用。另外,老师反复强调对原始材料的研究和掌握,回归原始材料才可以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在掌握原始材料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索引、目录的作用,利用类书、丛书、集注、荟评,汇编等辅助工具。例如利用类书、汇编等可掌握有关研究课题的多方资料,进而再推求到具体资料寻找材料线索,这样便可以拓宽资料源,更全面的掌握材料。但是,利用工具书要谨慎,不可过分依赖,使用时要仔细核对原始材料。
(四)老师强调了期刊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坚持一个月看一次期刊,深觉受益匪浅。一方面,看期刊可以使我们对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学术动态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他人写作论文的方法和思维出发点加以学习和借鉴。
(五)读书和利用书籍信息要注意版本问题。文本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因而所读版本的权威性对学术研究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在以前没给予重视,姚老师讲后我有很深体会。以前读过周伟民注释的《诗品》,后又读到周振甫的《诗品》注,两相比较,发现二者的注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觉得周振甫的注本比较好。现在读的《文心雕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范文澜先生注的版本。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版本对学习的重要性。
除了学习具体的研究方法知识,我认为正如姚老师所说,研究方法课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改变本科阶段一味背诵理论的思维模式,学会用学术研究的思维去重新定位古代文学。通过科学的引导,使我们尽快进入研究生的学习状态。本科学习的不当思维如果不能及时转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以后论文的写作。因而,及时的克服和转变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姚老师的研究方法课恰好是我们开始转变的最重要的一课。姚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思维更是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从事文学研究的真正意义。这些对我来说,有着很深的体会。虽然进入研究生学习还不到半年时间,但运用课上所学,我意识到了本科学习中的诸多误区。于是,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发现了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写作之前并未搜集所写课题的文献综述,没有重视工具书的利用,写作过程中也没有认真核实原始材料等等,出现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因为我没有掌握科学而有效的研究方法,但根本上,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我缺乏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进行学术研究的思维意识。而这些,也是姚老师研究方法课所教给我的。
姚老师的课让我这个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有了深入但又同以往不一样的理解。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我会努力地将课上所学学以致用,且贯穿在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中,通过实践来更加深刻地领悟老师的悉心教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姚小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74615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