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系主任的工作已经干了四年多了。最近学校的架构要有动作,几个学院要重组。重组以后,生物系就不存在了,我的系主任也就自然结束了。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恍惚间觉得有点遗憾,很复杂的感觉。这个还挺让我惊讶的。之前一直在抱怨系主任杂事太多,严重影响生活和研究。也跟朋友提过,今年年底要跟领导要辞掉这个位置。但没想到,听说系主任被被拿下后,感觉居然是有点遗憾。果然,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不能继续做系主任感到遗憾,这个是不是有点官迷?有这个可能。
另外一种可能是,最近几年明显的感觉自己老了不少(见博文《最近心态好了很多(及其原因)》),能够感觉到时光的宝贵,很希望在短暂的时间里做一些事情。(评语:这段话说的有点像煽情文稿里的标准段落或者贪官落马前公开场合的伪装。)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有一段话其实很好的表达这种心境,“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讲刘备丢了徐州,寄居于刘表处,发现自己髀肉复生,年龄很大没能建功立业时的感叹。
前两天想起另外一位三国人物也讲过类似意思的话。“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应该是诸葛亮教育他儿子写的一封信。
站在四十多岁的年龄,突然发现上面这段话有问题。文中里面提到“悲守穷庐”,但诸葛亮是有丞相府的,其子诸葛瞻估计也没怎么住过草庐,反倒是诸葛亮自己可能在草庐住过很长一段日子。用“悲守穷庐”来告诫诸葛瞻是不合适的。上面那段话,说的不是诸葛亮儿子不努力的后果,而是诸葛亮自己站在五六十岁的年龄回望,觉得如果自己年轻时不努力读书,大概率会荒废在穷庐里。
做老师们的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事情。我们讲给学生的那些道理,很多时候,都是在聊当年的自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孟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469-150721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