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读万赟的“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1)

已有 2752 次阅读 2011-10-23 15:13 |个人分类:快乐学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office, center, white, 电子商务

来源: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23&do=blog&id=490115 

   1999年,万赟刚到美国的时候,正赶上美国互联网经济巅峰期。那时候,大大小小网站为了吸引顾客拼命的撒钱,只要肯注册并提交个人信息并且买超过二三十块钱的东西,不但免运费而且给二三十块钱折扣。结果很多人只花一两块钱就买回来一大堆日用品。消费者高兴了,倒霉的是最后在竞争中没有站稳脚跟的网站和它们背后的风投公司。

     2001年,绝大多数网站实在撑不住了,纷纷倒闭。纳斯达克从2000年最高峰时的5048点跌到了2001年最低时的1423点。有很多网络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每股股票价值几百到几千美元,到了2001年变的一分钱都不值。他的一个同事,在2000年的时候眼看着自己的退休金账户从几万块钱涨到50多万,一年后又回到了起点。这就使所谓互联网泡沫

    万赟认为,互联网泡沫其实是电子商务的泡沫。他认为,中文的电子商务其实在英文里对应了eBusinesseCommerce两类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活动。前者在英文里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B2B)的商业活动,后者是指商家与消费者(B2C)或者是消费者之间(C2C)的商业活动。如果要区分的话,后者可以翻译为电子交易。而中文媒体里基本用电子商务一个词涵盖了这两个领域。

观点:什么是电子商务?   

    万赟认为,电子商务是一个高科技加新商业模式的东西。跟中国人不同,美国人民对高科技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对高科技与新商业模式相结合的东西尤其缺乏免疫力。所以两个青年人在自己的寝室里花点时间搞了一个网站就可以获得一百万美元的投资,然后几个月后通过IPO就可以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甚至直到现在,国内赚不到钱的网站只要有了人气到了美国仍然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圈回上亿美元。

美国人对互联网泡沫的反思  

   Cassidy 的 《dot.con》一书用美国人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失去理智和金钱的来作为该书的副标题,这大概反映了不少人的心声。较为深刻的反思则认识到这其实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过程中,新生产力取代旧生产力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对这一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均有论述。不过美国的知识分子更愿意引用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来解释互联网泡沫,尽管后者,至少在我看来,是将前者的概念以一种更为婉转和阉割化的方式进行阐述。

从左往右依次为:亚当斯密,马克思,熊彼特,和凯恩斯

写“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系列的初衷

    万赟认为,美国人民的互联网创新所破坏的财富中有很大一块其实是由中国人民来买单的。而这些新的创新技术和服务已经永远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我们的也在被改变中。所以,梳理和认识一下电子商务的演变和被接受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知道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诞生   

媒体一般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诞生确定在1994年。

推手1:第一个多媒体浏览器,网景导航器,被广泛使用,很快占据了将近70% 的浏览器市场。在此之前的浏览器只能浏览文字信息,而它可以显示图片和音视频信息。

推手2:网络营销。为网络购物铺平了道路。

推手3:界面交互技术。1995年,JavaScript

推手4:网上交易所需要的加密和认证技术。1995年,SSL

所以在1995年,电子商务成为可能,众多后来的门户网站也在这一年纷纷出场。

保障1:消费者消费方式转换。

保障2:信用系统。

保障3:配送系统。

保障4:公司内部的信息化。美国从50年代就已经开始。到了80年代,当公司内部的信息化已经成熟。

保障5: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换。也就是所谓的电子数据交换(EDI也在主要产业和服务业中形成标准。

所以,1995年的亚马逊需要的只是将已经标准化的信息从现存的数据库中拿出来,进行高附加值的数据加工,然后呈现给消费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500087.html

上一篇:呵呵,利华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室:)
下一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收藏 IP: 125.71.128.*| 热度|

1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