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的质量认证研究
作者:楼国柱、诸思燕
机构:北京市产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研究背景:
截至2001年,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机茶标准,也没有一个国家制定有机茶生产标准。
有机茶定义:
大多数国家依据有机食品概念定义有机茶,将有机茶定义为:
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有机茶与常规茶产品的区别
从终端产品外观看,难以区分是有机茶还是常规茶。
从产品质量认定上看,主要有三点区别
常规茶叶的质量审定通常是对产品的审定来实现,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加工过程。有机产品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产品本身进行必要检测,更重要的是要审核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可能收到各种污染的影响。
常规茶也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品,如化肥和农药,而有机产品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品和所有人工合成的助剂,目的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环境、生物、人类和谐共生。
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有机食品后,可以通过有机产品的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追查到茶叶种植、生产全过程的某个环节,而普通茶难以做到。
有机茶认证:
截至2001年,国内只有两家,只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和南京新大陆生态开发研究中心(ICATRD)从事有机茶的认证工作,但认证程序各不相同。
南京新大陆生态产业开发研究中心是国际有机农业联合会(OAM)的会员,也是瑞士国际颁证机构[o]在我国的唯一代表,也是美国国际认证机构[BA]在中国的唯一代表。该中心执行的是欧盟有机农业的规定[CNO.2092/91]和美国OGBA的标准,开展有机食品的国际认证检查服务。
主要申请程序:
1.向中心提交申请单位和项目的简况,正是提出申请国际颁证[o或OGBA颁证]
2.申请者在中心与IMO或OGBA签订合同
3.中心寄发有关标准、调查表格给申请者,申请者如实回答表上的问题,并提交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等材料
4.申请者与中心签订检查协议
5.中心派遣国际检察院进行实地审查
6.检察院编写检查报告并由本中心将所有表格、资料和检查报告快递给IMO或OGBA
7.IMO或OGBA审查有关报告并做出颁证的决议,由中心转发IMO或OGBA所颁发的证书,颁证的产品可以在欧盟国家、加拿大和日本等国销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 的基本观点和标准,以及欧盟EC2092/91有机食品认证规定的要求制定有机茶颁证标准。
主要认证程序:
1.基地选点,采样预检。
有机茶园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远离城市、工业区、村庄与公路。
茶园周围树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茶园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
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
申请者选定茶园基地后,自行采集土壤,茶叶样品送检。
2.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交纳申请费,索取申请表。
3.OTRDC对送审茶疗初步审查,签订协议书。
4.认证机构派出检察院,对所申请的内容进行实地检查,评估是否达到颁证标准。
5.检察员编写检查报告。
6.OTRDC颁证委员会综合审查评估,审议。
7.根据颁证委员会决议,对获证单位颁发证书。
全套证书包括:
1.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
2.有机茶加工证书
3.有机茶销售证书
4.有机茶销售标志
5.有机茶销售标志准用证
注意:有机茶销售证书是在明确买卖双方以及交易数量后来颁证机构开具。
证书有效期为一年,第二年以及每年必须重新履行申请和检查等手段。
国际有机茶生产历史:
有机茶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斯里兰卡,随后在印度、肯尼亚等国相继出现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
中国有机茶生产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茶叶产销严重失衡,中低档茶叶积压严重。
欧盟对中国茶叶贸易实行“绿色堡垒”。
国际环保要求。
中国有机茶生产开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有机茶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楼国柱 诸思燕 ,有机茶的质量认证研究,食品科学,2001,107-108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利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150136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