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看到你对“引力以光速传播观测证据”这项工作的质疑。你在你的博文“详解通过太阳固体潮测定引力传播速度方法中的错误”中详细谈了你的观点,这就为认真的讨论开启了窗口。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aa6cba0101byhu.html
汤克云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的摘要中就谈到:“我们发现,目前实际使用的地球重力固体潮的牛顿引力公式无意中隐含了一个假定,即,引力也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其根据就是按日、月视位置计算得出的观测站的重力固体潮理论值与重力仪的实际观测值十分吻合。约40秒的滞后可以由地球粘弹性变形的滞后解释,40秒滞后与光速传播到太阳需要约500秒相比是个小量,再扣除已知原因的40秒滞后,观测与光速传播模型就更为吻合。
引入曲线C只是为了与引力瞬间传播的观点作比较。
“太阳产生的引力场是一个静态场”,这个说法不完全对。因为讨论的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并非只有单个太阳的情况。
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不满于公式中所隐含的“超距作用”观点,从来没有在他的文字中“赋予产生这种能力的原因”。牛顿的说法是:“我还没有能力去从现象中发现产生这些引力特性的原因,而且我无法臆测……我所解释的定律和丰富的天体运动的计算已经足够于说明引力的确存在并能产生效果。”
就是说,只要在公式中代入距离、质量等正确的数值就能给出正确的结果。如此而已。我们只是在牛顿300多年之后,对太阳系天体运动有了更精确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在牛顿公式中代入距离、质量等正确数值时还要考虑太阳到地球的作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跟观测符合的结果。推论出引力作用的速度,仅此而已。并没有对引力作用的原因有任何推测。
至于这一观测结果的理论解释则等待理论家来研究了。
如果科学最终能够发现引力产生的原因的话,牛顿的希望也将最终被实现。
下面的话题有关我国科研工作的环境。
你担心这项科研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的科研信誉来说是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个责任谁担当得起?”
这项研究工作不是突如其来的心血来潮,而是多年反复思考,并经实际观测数据比对证实的,是有充分根据的结论。
早在2010年5月底,研究组就得到了‘可以从固体潮观测中求出引力速度’的初步结论。之所以迟迟未发表,就是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希望谨慎再谨慎,琢磨再琢磨,要反复征求国内、外同行的意见。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7)、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年会(2010.8, 石家庄)、用原子干涉仪探测引力波国际研讨会(2010.10, 杭州)、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201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10)、中国天文学会年会(2011.11,南昌)、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2011.11)、宇宙学与相关前沿研讨会(2012.2,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4)、海峡两岸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讨会(2012.5,重庆)、第28届国际天文大会(2012.8,北京)报告过,并同地球物理界、天文界、理论物理界的同行讨论过多次,但没有人认为我们对‘视位置’和‘真位置’的理解有问题,也不认为我们用‘视位置’计算固体潮的公式有问题。
像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严谨和谨慎都是很重要的。但也别忘记,国际上科学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过分的谨慎,有了研究结论却迟迟不发表,研究成果就可能被别国抢先。
至于你说到“责任谁担当得起?”。现实的辩证法是: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对自己的研究慎而又慎;另一方面,社会对科研工作却要允许失败,因为科研就是向未知的探索,科学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充满了错误、曲折和失败的辉煌之路。如果一个科学新思想一开始就只允许100%正确,不允许有曲折和失败,在这样的地方,任何新思想将无法产生。
2003年美国的科佩金/弗马龙利用木星掩食射电类星体 J0842+1835 的机会,用美国和欧洲的射电望远镜阵的观测数据,宣布他们测得引力以光速传播(误差20%)的结论。之后同行质疑,认为他们测得的是电磁波速而非引力速度,否定了他们的结论。美国的“科研信誉”受到“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了呢?没有。科佩金/弗马龙是否在美国就声名扫地,退出科研工作了呢,没有。他们仍在继续自己的研究。
正像有的网友评论:“为什么这样简单的实验过去国际上没有学者做成过呢?”不错,随时随地会有别国研究人员做出这样的结果。
如果中国人做出了结果却前怕狼后怕虎,这一成果是完全有可能被别国抢走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池顺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667-65025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