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ome

博文

DeepVime:基于唾液样本的药食功效体内图谱(2)— 中医证候+基因网络变化

已有 441 次阅读 2025-5-5 15:08 |个人分类:DeepVime|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行业痛点

在开发中药、细胞治疗和天然营养产品时,我们面临两个主要的难题:产品成分复杂,同时人体反应也很复杂,这就像面对两个看不透的"黑箱":

  • • 在细胞治疗领域:传统方法需要等待几个月才能看到治疗效果,缺少能够及早发现身体反应的检测方法,这导致我们很难提前预测治疗效果
  • • 在中医药领域:同样的治疗方法对不同人的效果差异很大,目前还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这种差异和作用原理

技术突破

#DeepVime™深度药食功效在体图谱技术(Deep  Visualization of In-vivo  Mechanism) 通过对比健康干预前后人体唾液中DNA甲基化信息的变化,可以检测并分析多种疗法的功效和作用机理。该技术可实现每日监测的精确度,适用于多种疗法,包括药物、细胞疗法、物理疗法、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疗法和食药疗法。    DeepVime 由#深度甲基开发,基于其独有的#人类衰老大模型#Capome®多维度衰老检测系统,以及专有的唾液 DNA 甲基化真实世界数据集开发而成。

独特优势

(1)个体化功效监测只需在干预前后进行两次唾液采样。(2)能够识别体内信号通路的变化,例如线粒体功能的显著改变。(3)可以追踪基因网络的变化,如发现 NG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网络的变化,从而了解缓解焦虑失眠产品的体内靶标与作用机理。

核心价值

  • • 科学循证:解决传统疗法"有效但难以解释"的困境,为中药复方、细胞疗法、功能食品提供机理层面的科学证据
  • • 产品研发提速:通过多维图谱实现理性设计、精准组合和靶向优化,将研发模式从"试错式开发"转变为"数据驱动型迭代"
  • • 产品营销破局:打造"机制明确型"品牌标签,实现精准人群定位和人药匹配推广,提升消费者科学认知度和复购率
  • • AI药物开发: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建立完整数据分析体系,开发基于AI的药物发现系统
DeepVime™深度药食功效在体图谱技术  案例

四. 干预后中医特征变化

640(1).png

干预后第2天,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排序如图所示。这些中医概念围绕机体功能调理与症状改善,具有以下共性:

  • • 脏腑与症状调理:如“润肺”“温肾”调节脏腑功能,“止咳”“化痰”缓解具体症状,“消食”助脾胃运化,“生津”补充津液。
  • • 与药物的关联:牛乳在中医中具滋养之性,与“生津”“润肺”相呼应;酪蛋白水解多肽若从中医视角,或可通过调节机体功能(如助消化对应“消食”)间接契合这些作用。

总体而言,它们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思路,通过不同途径改善症状、调和脏腑,与药物的滋养、调理作用相呼应,为健康干预提供多元视角。

五. 干预后基因网络变化

640啊(1).png

  干预后第2天,基因网络的变化排序如图所示。这些基因网络的共性特征如下:

  • • 神经与免疫调节关联:如 NG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参与神经生长与修复,影响情绪调节;IRF3 是免疫调节因子,炎症反应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关联。
  • • 信号通路影响:LEF1 参与 Wnt 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发育与可塑性;AKT2、PIK3CD 涉及细胞存活、代谢及信号转导,可能通过神经可塑性影响焦虑、睡眠相关脑区功能。
  • • 炎症与生理调节:PTGER3(前列腺素受体)、PIK3CD 等参与炎症调节,慢性炎症是焦虑、睡眠障碍的潜在机制之一。

总体而言,这些基因网络通过神经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及信号通路,在焦虑、睡眠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相关生理病理机制、识别新的药物干预靶标提供了多维度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DeepVime:基于唾液样本的药食功效体内图谱(1)——营养素、信号通路与天然产物通路变化DeepVime:基于唾液样本的药食功效体内图谱(3)—  每日动态变化分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8476-1484559.html

上一篇:DeepVime:基于唾液样本的药食功效体内图谱(1)——营养素、信号通路与天然产物通路变化
收藏 IP: 114.249.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7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