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枫叶蛾(Dryocampa rubicunda),又称玫色枫叶蛾、玫瑰红枫蛾或玫瑰栎蚕蛾,是一种鳞翅目天蚕蛾科栎蚕蛾属(Dryocampa)的蛾类。这种美丽飞蛾的原产地是北美洲,早在1793年就已经由昆虫学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正式命名,但直到颜值即正义的最近这个时代,这种蚕蛾才以其粉嫩梦幻的外表而真正闻名于世。
玫瑰枫叶蛾,从拉丁学名来看,属名“Dryo”为希腊语“栎”,即橡树,“campa”意思是“毛虫”,类似的属名还有枯叶蛾属(Lasiocampa)、黄刺蛾属 (Cnidocampa)等;种加名来自于拉丁语“rubicunda”,意思是“红的,红润的”,类似的种名还可见于深红龙胆(Gentiana rubicunda)、澳洲鹤(Grus rubicunda)等动植物。
玫瑰枫叶蛾的寄主包括橡树和枫树,但在食物来源充足的情况下,玫瑰枫叶蛾会优先在枫树上产卵,其次才会在附近的橡树上产卵,而且成虫的色彩也和当地玫红色的枫树种子颜色相近,所以玫瑰枫叶蛾较之于栎蚕蛾反而是更好理解的名字。玫瑰枫叶蛾前翅粉红色,中间有一条近似于三角形的黄色条带;腿也是粉红色的;头部、触须、胸腹部和后翅则是粉黄色的,后翅的臀角附近有粉红色的斑块;这种蚕蛾以其毛茸茸的身体和粉黄搭配的色彩而闻名,是公众认为世界最美的蛾类之一,看起来可爱而单纯,这种少女风配色的蛾子,甚至可以称之为“蛾中公主”。好在这样独特的配色,并没在自然界招惹太多是非,在捕食性鸟类眼中这类鲜明的警戒色是有毒的象征,反倒成为了它的“保护伞”。此外,加拿大红枫种子呈羽翅状,颜色浅红,这种蛾的颜色令人惊讶地还起到了伪装色的作用,与枫树种子很难区分。
玫瑰枫叶蛾分布于北美,包括美国东部和北部以及加拿大的邻近地区,它们的成虫以其明亮的粉红色和黄色为基本特征,但各地体色的颜色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如在密苏里州发现的亚种几乎完全是白色。成虫前翅可以是黄色到白色,边缘有不同程度的粉红色区域,但它们的腿仍然都是粉红色的。
在蚕蛾中,玫瑰枫叶蛾是体型较小的,雄性的翅展为3.2至4.4厘米;雌性翅展3.8至5厘米,大小和家蚕近似。当然,成虫口器和其他蚕蛾一样退化了,仅凭幼虫时期积蓄的营养维生。
雌性玫瑰枫叶蛾在美洲北部地区,如加拿大南部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等地,通常只繁殖一次,产卵期集中在5月至8月期间;但在南部地区,如佛罗里达州,在每年3月至10月期间,它们最多可以产卵三次。雌蛾通常在枫树叶子的下侧产下约150至200个卵,每10至40个卵一组。卵是椭圆形的,直径约1.4毫米,有一个薄而光滑的黄色外壳。卵大约在十天至两周后孵化,孵化后,会留下透明的卵壳而不是被吃掉。
玫瑰枫叶蛾的幼虫孵化后会留在同一棵树上生活,主要从树叶的下侧进食。幼虫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因为长有绿色条纹,所以被称为绿纹枫叶虫(Green striped mapleworm)。玫瑰枫叶蛾的低龄幼虫一般是成群结队地生活和觅食,直到四龄时才变为单独行动。幼虫主要以寄主枫树的叶子为食,尤其是红枫、银枫和糖枫,偶尔也包括橡树。幼虫能吃掉整个叶片,导树木不那么美观,但是这并非永久性损伤,这种伤害大多不会危及树木生命,通常叶子都会长回来。
如此美丽的物种,自然少不了好事者发行邮票,利比里亚2022年发行的一枚小全张中,就有玫瑰枫叶蛾的身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叔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4206-147040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