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曰:世界气象组织6日在日内瓦发布《2012年温室气体公报》显示,去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创下新纪录,其增幅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自1750年工业化开始至201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已经增加了41%,甲烷浓度增加了160%,氧化亚氮浓度则增加了20%。......人类活动是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工业化、能源生产、土地使用、森林砍伐等因素都对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影响。二氧化碳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气体,这意味着没有什么化学方式可以消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存在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现在采取措施,它的结果也要等到很长时间之后才能看到。......公报中关注的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而非排放量。排放代表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而浓度则表示在经历大气、生物圈和海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之后仍保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因此,浓度的增长更能体现出温室气体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危害。
个人认为,这则新闻属比较客观地指出了温室气体对气候影响的报道。
至少有两个事实是:(1)温室气体对大气有增温作用,这是从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中得出的结果;(2)近几十年来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是在不断上升的,这是有真实的观测数据做保障的。由于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异,因此从某一个观测点的连续观测数据更能体现这种变化,也能对这种变化进行纵向比较。1958年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建立,从此人类有了固定观测大气CO2变化的站点。观测数据显示,自那个时候起,大气中CO2含量每年上升0.7ppm,而最近10年每年上升2.1ppm。地球历史上最近一次CO2浓度超过400ppm大概是在距今500万年至3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但当时还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今年5月9日,这个观测站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400.03ppm,打破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室气体浓度——其实这一点儿也不新鲜,因为年年在打破。美国NOAA有一个网站,专门发布大气CO2的变化情况,有兴趣者可访问:http://www.esrl.noaa.gov/gmd/ccgg/trends/。下图也是来自这个网站的最新变化情况。
图 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的大气CO2变化
如果不是骇人听闻的话,我想气候学家不会认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唯一原因。如果有人认为IPCC的早期报告忽略了自然驱动因素而过分夸大了温室气体的作用,我表示赞成。至于目前哪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正、反两方面的证据都很多,都很难完全说服对方,体现了气候变化巨大的不确定性。想详细了解这些问题,崔伟宏等的《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一书是很值得一读。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当前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CO2浓度上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是根本原因,而大气CO2浓度上升又是具有增温趋势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推导,人类导致的大气CO2浓度升高,是具有产生气候向变暖趋势发展潜力的,而且这种趋势是单向性的。我们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自然对气候变化的驱动是如何运行的,但我们知道存在两种趋势。如果一个系统是受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一个是单向,一个是双向的,那么哪种因素更应该受到关注呢?显然是单向驱动的那个因素。况且,自然驱动人类是无法控制的,而人为因素是人类一手造成的,也是相对可控的。因此,首先想到要要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顺利成章的。
正如前面所说,有人认为气候变化最后的净效果是由自然因素所决定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人为可控因素的重要性。而且,许多自然因素的变化也与人为因素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目前自然因素的变化,矮化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增温的幅度,使得气候变暖减缓、稳定下来,甚至出现局部降温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认识。而这恰好是一种不好的状态,一旦人类还不明确的自然因素转向驱动增温的时候,两个增温因素联合作用,人类将会措手不及。
也有人认为,如果气候一定要发生剧烈变化,气候变暖比气候变冷要好,这我也同意,至少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告诉我们这个看法是成立的。但问题是,人类对抗气候变冷趋势的对策,选择增加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办法,是明智的吗?考虑到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可能高达数世纪,当人类想控制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我同意这则新闻中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的观点:限制气候变化将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在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还在增长,时间并不在我们这一边。采取行动越晚,温室气体浓度就会越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关注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并不排斥自然对气候的驱动。
参考资料下载:
GHG_Bulletin_No.9_en.pdf(WMO《2012年温室气体公报》英文版)
GHG_Bulletin_No.9_zh.pdf(WMO《2012年温室气体公报》中文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2444-73975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