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从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新闻想到的 精选
2013-11-5 21:08
阅读:9423
标签:印度, 火星探测器

昨天(11月4日)晚上睡觉前,看到了印度在今天(11月5日)即将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新闻,所以今天就一直比较关注此事儿。刚才看到新闻《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据外媒报道,印度于当地时间5日下午2点38分(北京时间下午5点08分),在位于印度东海岸的斯里赫里戈达岛(Shriharikota)航天发射场,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是印度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预计将绕地球20至25天,然后踏上9个月的红色星球之旅,顺利的话,将于2014年9月24日抵达火星轨道。有分析称,印度若成功达成目标,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利用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实现火星探测的国家。此前,成功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及欧盟。

在今天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印度将于今天发射其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洪磊回答: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各国拥有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的权利。同时,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维护外空的永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就这个新闻报道和外交部发言来说,颇有大国风范,赞一个!记得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和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之后,许多外媒酸溜溜的表演,感觉到很滑稽。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艺术化处理。有人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跟风和模仿——这样的无聊之辞不值得一驳,美国和欧洲在这方面对中国可是技术封闭的!【关于这一点,有博友存不同看法,参见15楼的评论和回复】上个月,NASA还以所谓的沃尔夫条款为由,拒绝六位华人参加在加利福尼亚召开的第二届开普勒天文国际会议。还记得,欧盟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主动“邀请”中方加入,到后来排斥中国,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北斗”二号的横空出世,连频率也被“北斗二代”优先占用,不仅使“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

作为难兄难弟的印度,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进步,同样受到欧美等势力的仇视。美欧舆论也不乏嘲讽,反对的观点大体是:一个3.5亿人口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1/3人口用不上电的国家,花钱跑几亿公里外拍几张火星的照片,值得吗?其实,从印度的探测计划来看,还是雄心勃勃的,他们的探测计划看似还是涉猎甚广的:试图找到和获取火星环境中的甲烷,以研究火星环境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以前有篇“好奇号为何苦寻甲烷”的文章进行过介绍);同时希望通过探测火星大气构成,测定火星大气逃逸临界速度。探测器在登陆火星后将进行自身技术测试,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矿物特征,绘制火星表面地图,并传送光学数据。更有趣的是,作为穷国,印度发扬了“穷国自有穷办法”的精神,使得发“曼加里安”号一共只花7000多万美元,只有美国探测项目成本的1/10,远比其他国家的火星探测计划更廉价。德国媒体称,这比造架飞机还便宜。

看中国网上的评价,最恼火的是那些民粹主义的叫嚣。什么“中国怎么不发了,不是号称世界第三吗?看人家超过去了吧”。待中国真正发射一些航天器的时候又说“航天有什么用,不如去发展教育医疗”、“有这钱还不如扶贫买校车”。其实,中国早在两年前就进行过类似的发射任务。由于中国地面测控网的天线发射功率和直径达不到技术要求等原因,中国的“萤火一号”搭载搭载天顶-2SB发射(瞧这个名字就不咋地),但未能成功变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失败。

航天技术的发展,可给人类和国家带来诸多福利,这里仅仅说一些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几个例子和方面。例如,航天技术的开发,本身就需要发展太空精确导航技术,其次宇航材料的开发、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医学、材料等科学实验,可带动和引领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深入开展,提升科学技术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在医学上广泛采用的重症监护病房,就是航天技术带来的重要医学进步之一,它曾经是应“阿波罗”计划对登月宇航员进行健康检测的需要而诞生的。除此之外,诸如方便面调料中的干菜叶本来也是航天食品中的脱水菜,是为了让宇航员吃上含有蔬菜的航天食品,现在却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普通食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2444-73932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