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是一个以金黄为底色的色彩斑斓的画卷。秋日,又是一个成熟的时节,收获的时节,同时也是一个如落日般地辉煌,亦如落日般地短暂的灿烂瞬间。
色彩斑斓的秋色,成熟与收获的喜悦,连同那与如火如荼的霞光相伴的无比辉煌的落日,足以令人满怀对秋日的依恋与不舍。
天高云淡、秋色宜人、秋高气爽、云淡风清,这些不胜枚举的简约而优美的词语,被人们毫不吝惜一股脑儿地奉献给了这金色的秋日,成熟的秋日,辉煌的秋日。
一个这样美好的词语,就是一曲秋日的赞歌。这一曲曲秋日的赞歌,在中国人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无论是怎样的星转斗移,日月流转,始终是世代相传,传唱不已。即便如此,犹唱不尽中国人对秋日无限美好的深情。
也许是由于秋日的美好无限,人们倍加感到秋日的短暂。于是,西风乍起,人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秋日将尽,一切秋的美好都将随风飘逝的悲凉。
人们对秋的情感与思念,从物质属性的自然景观悄然地升华到精神属性的精神家园。
色彩斑斓风情万种的秋色,就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底色。而秋的离去,就是寄托着人们所有的美好情感,令人一往情深的的精神家园的远去。
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看来,思乡之愁不但是世人的共同情感,也是古今的通病。
源于血缘与血亲的家如此,而源于理性、思想与情感的精神家园更如此。
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是血缘之家还是精神家园都渐行渐远。于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双重乡愁的交相煎熬是一切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专利。因此,这些人是一个最有资格品味秋日和乡愁的群体。
根据多年生活经验和内心的体验,我感到旅行,尤其是秋日里的旅行,是医治乡愁最好的方法。
于是,在秋色渐浓的日子里,我又踏上远游的行程,去追赶那渐行渐远的秋色。
那远方的秋色,心中的家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5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