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5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博文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人谋生 精选

已有 6367 次阅读 2012-12-7 22: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教育, 实践, 谋生

科学网还真会上瘾,前几天跟博友们讨论工程与科研的问题,又有往下写的冲动。下面红色字体一段来自德国专业期刊《Process20089月发表的一文,是我一个在德国工作的同行翻译的,我不懂德文,可提供原参考文献,供懂德文的朋友参考——Annette Neumann: Was Arbeitgeber bei der Auswahl chinesischer Fachhräfte beachten sollten.<Process>

 一些已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德国经理们根据自己的经历批评中国的大学(工程)毕业生对实际缺乏了解。说要考察他们,只需要提一些与实际有关的问题或把一个相关的零件放在他面前就可以了。如果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生面对一个车削件无从下手,那就不需要继续听他自我介绍了。由于中国大学(工程)教育脱离实际,即使挑到了可造之才,还要为他付出高达30万元的培训费才能进入实际工作。

德国企业都怕付出高额培训费,急功近利的中国企业就更不用说了。要知道,目前中国农村很多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还得省吃俭用,甚至东拼西借。以我自己为例,大一大二两年的学杂费是这个亲戚借1000,那个朋友借800,家里卖小牛几百,凑起来的,亲戚借了你800块他认为借给你很多钱,对于一年上万元的学费生活费来说,800元只是微不足道。幸好国家有助学贷款政策,大三大四两年申请到了助学贷款(班上38人,只有两个名额),助我完成学业。而我们大学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不了解实际,适应工作周期长,企业不愿意录用(企业招聘也有问题,不在本文讨论),找不到工作,实在是对不起学生的父母。诚然,高度教育不等于技校,不等于上岗培训,但一味地追求高等教育的高尚,高雅,“真善美”,忘记了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人谋生,授人一技之长,就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回炉”;更多的学生、家长认为读大学没用;更多的研究生逃离科研。

有一个事实不得不要承认,与同行交流发现产业界对教授群体评价非常低,且不说那些关于教授的八卦新闻和不雅的称呼,教授群体的专业技能就足以让产业界大跌眼镜。还是学生时,见一机械专业教授设计了一个夹具,着实让我这个做学生的心里都暗笑,只要你有生活的直觉经验,有动手制作实物和维修自行车的经历,不需要什么力学分析都能直觉地判断那样夹不稳。还有,今年9月份有一研究生到我公司实习,我分了一个小任务给她——改造测试台过滤系统,画出施工图纸,非常简单的任务,加一个过滤器(外购件),接几根水管完事。结果水管连接法兰处连密封圈都没有,那显然不是要漏水?这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用到微积分,更加不需要数值分析,一定有人会说我分给研究生的任务太没技术水平了,有辱研究生学历。就这一点那么没技术水平的东西都做不好,企业怎么能放心让他承担重任?搞不好要出大事故。后来跟她聊天才知道,一所重点大学的金工实习居然都形同虚设。我不是取笑这位学生,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一样,幸好我那时是在学校。我来个猜测(希望是妄猜),一个没有在产业界干过几年的“故障诊断专家”,即使他的论文很有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学术报告掌声阵阵,掌握了诸如“神经网络”,“故障树”一类一般人看不懂的理论,真正要维修一台故障设备,很可能不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工人。

看完上一段一定会有人不肖一顾地说:“大学(尤其重点大学)是培养有广阔视野、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不是你说的那种熟练的技术工人”。说得好,大学的确要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创新型、研究型人才,但广阔的视野、创新精神、研究素养从何而来?大量阅读文献?建立数学模型?搞仿真?掌握形而上学?当然,不是说这些没有用。我们的研究工作者似乎对数学建模很感兴趣,引用苏联数学家阿诺尔德的一段话:“数学发明了一套技术,叫建模,当这套技术用于现实世界时,有时很有用,但有时也会导致自欺欺人,现实中某些只能以一定概率和精确度成立的事实,往往被认为绝对正确,并被当作公理来接受,……,参数的微小变化就会完全地改变结果,因此,任何长时间的天气预报都是不可能的”。一个工程师或者工科科研人员,不从基础做起,不深入了解“没有技术水平”的生产一线,以玩公式为高雅,完全是作茧自缚。一个工科教师,不了解“没技术水平”的生产一线,从学校到学校,哪怕他的学习成绩和论文有多么优秀,很可能是误人子弟。做一回“忘恩负义”的人,教过我的老师(包括社会上有些口若悬河的培训讲师)很多都在误人子弟范畴。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很小,很没技术水平,要比建立十个无用的数学模型对社会来得有价值。对于工科(文、理科或许有别),创新,研究素养从何来?一定是从丰富的一线经验和深厚且广泛的理论功底中来。本人一直坚信这一点,并且去实行,可惜生性愚笨,读完高中头脑都还没开窍,进步太慢,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德国招聘教师的方式很值得中国借鉴,我曾写过《打工仔研究生改变我学习的轨迹》一文,文中提到“在德国亚深工大,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管是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都不能直接留校,必须都产业界去工作,至少干五年才有机会申请教授职位”。有些把“学术”或“研究看得太神圣太高雅的博友给出了反对意见,另一博友的评论非常好,“……若德国这个做法在中国得到参考和实施,必将大大提升中国教授的品质,并且给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和指示一个有效的发展道路”。深入“没有技术水平”的生产一线,丝毫不影响对更高尚、更高雅理论知识的追求,丝毫不影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丝毫不影响研究者高雅的身份,相反,非常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研究人才的培养。我知道两院技术学部有几位院士都有非常丰富的生产一线经历。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卢秉恒院士开了五年车床,开了五年磨床;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王立鼎院士是八级车工;浙江大学机械系谭建荣院士在浙江湖州机床厂做工人和技术员干了十几年,跳过高中和本科,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获机械硕士和数学博士学位。

可喜的是,有些学校和老师逐渐改变了观念,走出了书斋。两年多以前,在湖南株洲举办过一次轨道交通技术论坛,会上我亲耳听浙江大学机械系谭建荣院士说:“浙大机械系鼓励导师发展产业,科研要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价值,那种带着研究生在实验室做试验,查文献,写论文被认为是玩玩的”。

很简单的道理,人求发展先生存,人要生存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要是我们的大学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了解实际,眼高手低,毕业即失业,高等教育何谈追求“真善美”?因此,我认为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人谋生,受人一技之长,培养实实在在的劳动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640334.html

上一篇:部分科研人员该改变一下心态
下一篇:知识分子应有社会担当
收藏 IP: 58.255.168.*| 热度|

17 刘建兴 杜伟 吴浩宇 庄世宇 陈楷翰 张骥 曹贺贺 汪育才 张玉秀 徐晓 郭利萍 wgq3867 ksuideal ahmen yhyffrshuh2 Villainvillain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