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段历史。
道光驾崩,咸丰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登基,咸丰帝就发布上谕,号召文武百官给他提建议,就国家用人,行政一切事务,皆可据实直陈。
登基不到一年,咸丰帝发布一道不同寻常的谕旨:“任贤去邪,人君之首务也。去邪不断,则任贤不专。方今天下,因循废坠,可谓极矣。史治日坏,人心日浇,是朕之过。”
文武百官太兴奋了,终于等来励精图治的皇帝。厌倦了官场,已萌生辞职回家念头的曾国藩昼夜奋笔疾书,写了封《应诏陈言疏》痛批现在官场四大通病。接着又上了《条陈日讲事宜疏》、《议汰兵疏》、《奋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多道奏折。
结果怎么样呢?曾国藩太天真了,咸丰皇帝摆出一副广开言路,雄才大略的姿态,他根本做不到。曾国藩又一次大失所望,经过几个月的思考,他得出结论,让皇帝采纳自己的意见,话要说得更重一点,他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言批评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每天察察于小事,把精力用于挑大臣们的礼仪疏漏之类的小事。自去年以来,许多大臣因为接驾、叩头、入朝等小节受处分,广西粤匪闹事皇帝派了个七旬老翁做主帅,督办粮草的是小人物,根本调动不了资源,此等用人大计,皇上这么轻率,仗都打这么久了,连地图都没看过,皇上您整天在忙什么?
二、徒尚文饰,不求实际,自去年求言以来,百官提建议不下百条,总有几条有意义的吧?您皆以“毋庸议” 三字了之,有几条落实了?看来您所谓的求言并无诚意,不过是想获得肯于纳言的虚名而已。
三、刚愎自用,出尔反尔,一开始说让大家给您提建议,真给您提了建议,却动不动就说“朕自持之”。
曾国藩最后总结说:“此三者,辨之于早,只在其薇之间;若待其弊既成,则难为力矣。”
皇帝采纳意见了吗?史载:“疏上,帝览奏大怒,摔诸地,欲罪之。”
幸好几个大学士求情,加上皇帝冷静下来也意识到刚下诏求言,现杀进言者不妥,曾国藩才免遭杀身之祸(多年后曾国藩才意识到皇上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不完全是皇上的问题,与自己说话不注意分寸也有很大关系)。
咸丰帝找了个台阶,驳回了曾国藩的指责:曾国藩的奏折,虽迂腐欠通,但我知道用心是好的。不过朕自从即位以来,大臣们的奏折,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我无不立刻采纳实行;只要有利于我的修身养德,我也放在左右,经常浏览。个别不可行的建议,我也指出了为什么不可行,哪有你曾国藩说的“毋庸议”?分明是你曾国藩意气用事,说话情绪化。因为你是应诏进言,我不怪你,咋们君臣,别说那么多了,一起好好干吧。
咸丰帝为什么说到做不到?《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这本书很重要的观点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意识层面的思维,而是潜意识。你问一个人(包括问自己)该怎么做,他能说出很多有道理的道理来,但行为上跟说的却很不同。
将道理转化为潜意识,转化为行动,形成习惯,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反复练习了。今年看书我调整了方法,百分之六七十是新书,百分之三四十是旧书重读,特别有意义的放在床头或者办公桌上,经常翻阅几页,思考自己有没做到。此外,写日记,博客,发朋友圈也很有意义,很多道理只是想想,貌似懂了,真正一写才发现缺乏条理,考虑不深入。
做管理很重要的是管理自己,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大概率管不好别人,不先制定原则来约束自己,不反复操练几项技能,以图日进,恐难成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叶春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455080.html?mobile=1
收藏